产品结构方面,中国船厂的订单结构继续优化,但其在高端船型竞争中仍处下风。得益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接的4艘大型液化气运输船(VLGC),再加上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接的VLCC,江苏新扬子船厂承接的4艘万箱级集装箱船以及中集来福士承接的2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和大船重工承建的4座自升式钻井平台等订单,中国船厂的订单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然而,韩国船厂在大型集装箱船、成品油船、化学品船、LNG船、钻井船、生产平台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优势仍非常明显,中国船厂散货船订单的占比仍然偏高。
船舶融资结构转变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市场和航运市场形势的不断演变,船舶融资市场的参与者不断尝试新的交易模式,推动世界船舶融资结构出现系统性转变。首先,2012年下半年以来,船价触底的态势日趋明朗,观望两年之久的私募基金开始入市,成为船舶融资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次,面对银行居高不下的贷款成本,亚洲大型航运公司纷纷选择发行债券的方式筹措再融资和订造新船的资本金。一季度,继日本邮船、现代商船、东方海皇之后,中海集团、中远太平洋、阳明海运等船东相继发行债券,促使航运业直接融资规模明显扩张。第三,中、日、韩的政策性资金通过海事基金和融资租赁的方式介入市场,为船东提供资金,以支持本国造船业。另外,2012年中国造船企业设立的多家航运租赁公司将可能在今年成为船舶融资市场资金的重要来源。
“节能环保”成市场主流
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促使船厂想方设法推介新船,油价的持续高位运行和国际海事规则的日益严格为船厂提供了新的营销思路。2012年以来,船厂通过采用最新动力设备、大力优化船型等方式,纷纷推出“节能、环保、安全”的绿色船型,产品覆盖了从小到大、从常规到特种的各类细分船型,宣称的降耗幅度动辄高达20%~30%,对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船东来说,显然是个巨大的诱惑。
这种全行业一致性的营销思路导致船东面临两难选择,如果订造新船,将会进一步加剧航运市场的运力过剩;如果无动于衷,当前的自有运力势必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种动态的博弈中,资金充裕的船东和场外观望的私募基金开始进场,期望在世界航运市场运力结构升级中占得先机。
由于船市当前处于买方市场,船东在不断压低船价的同时,要求船厂提供船型具有最优的性能指标,这无疑会增加船舶的设计和建造成本,进一步挤压船厂的获利空间,甚至是扩大其接单的亏损规模。但尽管船东、船厂各有难处,“绿色船型”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近期市场成交的新船无不标榜能够大幅降低油耗和排放,“节能环保”已经成为船东订造新船时的基本要求。
三、发展趋势好转,期许柳暗花明
世界经济有望回暖
中国银行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全球经济环比增速折年率为2.6%,较2012年四季度的1.3%显著提高。
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力度较2012年有望增强,国际贸易增速将出现回升。首先,欧洲经济尽管依然徘徊在衰退边缘,但在欧债危机缓解的基础上,已经逐步走向重振;其次,美国经济主要指标初步见好,其内生动力有望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第三,随着激进政策的刺激效果逐渐显现,日本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态势;最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仍在扩张,虽然增长速度趋向温和,但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