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延“网事”:远去的互联网背影

   2023-03-08 互联网4630
核心提示:汪延  北京望京,阴天,名为梧桐的西餐吧,汪延坐在本报记者旁边,一起回望新浪,回望中国互联网。  8月31日,新浪宣布汪延

 

汪延

  北京望京,阴天,名为梧桐的西餐吧,汪延坐在本报记者旁边,一起回望新浪,回望中国互联网。

  8月31日,新浪宣布汪延不再担任新浪董事长,其职务由新浪CEO曹国伟兼任。至此,新浪已经进入新时代,这个时代以曹国伟命名。

  在汪延的讲述里,他的人生分为两个半程。前半程是互联网创业,创立了新浪这样一家“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早在2006年,即曹国伟接任CEO,他转任副董事长时即已经结束。后半程是互联网公益,才刚刚开始。

  2006年之后,在公开的媒体报道中,就很少见到汪延的名字。那一年,汪延做了一件事情,成立了扬帆夏令营,这成为其步入人生下一程,即互联网公益的发端。此后,他的时间与精力越来越多的向互联网公益倾斜。

  汪延定义的互联网历史,有17年,与新浪的历史一样。最初十年,中国互联网天空里,他曾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那一代人,一些人成功登顶成为大佬,一些人坚持奋斗已是互联网老兵,一些人转行淘金换个法子捞世界。

  汪延却与所有人不同,选择互联网公益,他留给行业的,是另一种探索,也是另一种人生定义。

  激情“网”事

  17年前发生的事,在汪延的回忆里,似乎发生在昨天。

  1995年,汪延回国创业,与李嵩波一起创建了新驿多媒体公司。不久后,被中关村一家名为四通利方的软件公司收购。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叫王志东,他编写的中文平台“中文之星”使他声名鹊起,汪延也因购买中文之星认识了王志东。

  公司干什么?一天,汪延与同事光着膀子在中关村一家小饭馆吃饭,争论的结果是建一个人人获取、发布、交流信息的平台。

  大家的最初想法是,网站首页是一张中国大地图,每个省亮着一盏灯,今后按行政区域展示信息,不同区域外的人可以发表想法与意见,并彼此交流。1996年4月29日,正式上线www.srsnet.com(利方在线)中文网站,由汪延负责。

  利方在线没有摆一张中国地图,而是开了11个论坛,最火的论坛是“谈天说地”与“体育沙龙”, 体育沙龙的一个名人是现任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当时的新浪非正式员工陈彤。这是新浪创造的一个第一:中国第一家商业化互联网公司。

  1997年老榕的《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最早出现在体育沙龙,然后被《南方周末》等主流媒体转载。1998年世界杯,互联网作为媒体的功能被新浪发现:速度更快、更直观。形成了新浪网站的雏形,有了栏目分类、标题链接新闻、页面分级等模式。

  作为媒体的新浪,在美国轰炸驻南使馆,本·拉登撞机美国世贸大厦等事件中,使得新媒体的力量被社会认识。

  新浪创造成了又一个第一,第一家互联网门户。那一年,中国有网民30万,多为海外留学生,不及现在北京一个社区网民数。

  1998年世界杯期间,新浪拉来了广告,广告主是IBM,广告费18.5万元。这是新浪又一个第一:第一笔像样的互联网广告。

  这18.5万元,给了整个网站部员工以信心:能赚钱,网站可以往下搞了。2012年第二季度,新浪广告收入约1.32亿美元 。

  1997年,新浪拉来第一笔风险投资,投资者是美国华登集团、美洲银行罗世公司及艾芬豪国际集团 ,投资金额是650万美元。是汪延捉刀写的商业计划书,以互联网为概念。新浪第一次把“风投”概念引进中国,此后“风险投资”四个字才见诸媒体。

  2005年春节, 盛大突袭新浪,时任CEO的汪延正在法国度假,压力巨大。曹国伟为首的新浪管理层制定了后来广告为人知的“毒丸计划”,新浪艰难过关。汪延指着自己说:“就是那一年,头发开始白的。”

  新浪之道

  新浪对于中国互联网的意义,不止在于创造了许多第一,还解决了许多问题。

  汪延形容为“闯黄灯”。他回忆说,很多时间的感觉是“战战兢兢,如覆薄冰”。

  1999年,现任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加盟新浪网,主管财务力推新浪上市。但新浪上市却遇到麻烦:依据我国1993年的电信法规,禁止外商介入电信运营和电信增值服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