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妥协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称,汤姆逊此前曾与国内几家企业接触,但最终TCL获得的是最好的条件。
在合作企业TTE中,汤姆逊以较多净资产投入,持有较少股比。而且,汤姆逊还将为TTE提供3亿多元的重组费用和1亿元的融资贷款。如果TTE在约定时间内不收购汤姆逊DVD业务,汤姆逊还将为此向TTE无偿支付2亿多元现金。
TCL和汤姆逊的商标使用权都不直接纳入TTE,而是以签约付费的方式使用。但汤姆逊和TCL都将给予TTE两年的无偿使用年限,汤姆逊与TTE签署了长达20年的独家授权使用协议,只在销售额未达约定时,才会终止协议。
作为年销售收入80多亿欧元的著名跨国公司,汤姆逊因何这样妥协?
去年,汤姆逊高层在汤姆逊全球工作会议上表明,集团将加强跟好莱坞等机构合作,进一步由电子制造商向内容提供商和网络服务商转型。汤姆逊所提供的有关财务数据表明,其内容制作和网络业务比重正在逐年攀升,2003年达到集团总收入的43.9%,而包括彩电、DVD等在内的消费电子业务,则逐年下降至37.8%。
促成这个世界彩电鼻祖淡出的,是亚洲企业几年来对美洲及全球市场的低价冲击。连续三年大幅亏损以后,汤姆逊承认在彩电领域的失败,并且计划转出相关彩电资产,专心内容制造的第一主业。
汤姆逊的灰心碰上李东生的野心之后,双方谈判历时还不到一年。截至2003年年底,汤姆逊彩电业务虽然亏损17亿欧元,但营销团队以及研发架构依然完整,其所属品牌汤姆逊和RCA,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也仍然有8%-10%的市场占有率。李东生表示,虽然汤姆逊的亏损可能给在短期内导致TCL集团的赢利风险,但在后期会提升TCL集团赢利能力。他表示,TTE赢利只需18个月。
李东生的信心来自可以从合资伙伴汤姆逊那里得到的一切技术和市场支持。大约两年前,李东生就曾试图通过跨国收购来完成TCL集团实质性的国际化,而近日,他对媒体承认,收购德国施耐德是失败的。施耐德作为一个欧洲市场的没落二线品牌,不论资产规模、品牌影响力还是渠道架构,都支撑不起TCL集团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