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集团如何控制并购风险?

   2024-01-18 互联网1680


  1996年11月,万向钱潮(000559)收购万向机械60%股权。此时,万向机械的税收优惠期已过,而且已进入稳定经营期,属于低风险的优质资产。万向集团在这里不仅充当了万向钱潮风险调节器,还减少了将来的母子公司同业竞争风险。

  截至1996年9月30日,万向机械账面总资产14552.44万元,负债6245.66万元,股东权益8306.78万元。被估值为18038.68万元,负债6246.54万元,股东权益11792.13万元,每股净资产2.13元。

  在实际交易中,万向机械的每股价格为1.81元,不仅万向集团套现5997万元,高于60%股权对应的权益总额(8306.78×60%=4984.07),而且因为股权转让价格低于评估的每股资产净值,万向钱潮此次收购在转眼间其账面上就增值了17.68%,对于收购双方,无疑是一种双赢。

  到2000年,万向钱潮单方面对万向机械增资6367万元,持股比例增加到75%,实际投资比例则达到81%((5997+6367)/15222)。增资收购可以增强被收购企业的实力,收购资金也没有流出收购方的控制,而且原股东并未彻底出局,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享受被收购企业的经营收益。这是最容易被利益各方接受的收购方式,也是万向集团以及万向钱潮在汽车零配件领域实施收购的主要手段,并在多处使用(见表一)。

  2003年,万向钱潮继续从万向集团手中收购剩下的股权,并将全资子公司万向机械变更为分公司,按专业工厂模式运作。

  先由集团培育,待目标公司成熟以后,先由上市公司收购它的部分股权,双方进行磨合;待关系融洽之后,再到上市公司对它增资;最后在被双方可以无缝衔接后,上市公司将目标公司彻底融入自己体内,目标公司注销(见图一)。

  协同型整合

  万向集团在汽车零配件领域得到良好的发展,并拥有充沛的经营现金流之后,也尝试进行多元化发展,开始进军农业、纺织业等。

  对于跨领域的投资,鲁冠球追求的是资本利益最大化,他采用协同型整合的策略,即成为目标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并依托原来的大股东与管理层去发展。如1997年11月参与发起浙江航民股份,并成为二股东,航民股份(600987)于2004年8月9日上市;2000年6月,万向集团以2.2元/股收购华冠科技(600371)2375万股,成为二股东,2002年8月华冠科技上市;2001年底,露露集团协议所持承德露露(000848)26%股份以4元/股转让给深圳万向投资,令后者成为承德露露的二股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