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结构重组 战胜赤字

   2023-11-15 互联网1880


  “必须让我们的强势业务更强。”庄山说,日立集团各个企业之间必须加强联合和合并。要让旗下的公司强者愈强,同时也让各个企业之间能够和谐、协调地发展,这是日立实行联合经营的目的。“日立拥有1200多家子公司,这些子公司不能是一盘散沙,而应是一个行动一致的主体。”庄山说,

  为此,日立在2004年4月成立了一个全新的管理机构:集团战略本部,每一个集团子公司产生的问题都会拿到这一部门进行讨论。在包含30余家上市公司在内的日立下属集团公司中,无论是日立金属、日立化成工业、日立电线、日立软件等等,这些公司的名称中都有日立,都在日立的品牌下进行运营。而让这些集团子公司在统一的日立品牌之下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其中起作用的就是日立集团战略本部。

  为了尽快确立“方针一致的联合经营”体制,从而确保经营的透明度,日立在2003年4月引入了新型的公司管理结构——企业法人管理体制。

  新的举措包括在各个联营公司设置“委员会管理”体制。公司内部的董事会代替股东对管理层行使监督权力,而新成立的“委员会”则是对董事会行使监督义务。董事会对应着3个委员会:拥有提名董事的权力的提名委员会;规定管理层、监督委员报酬和奖金的报酬委员会;对董事会、执行委员的业务是否发生问题进行监督的监察委员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执行和监督两个方面分开来做,公司经营的透明度因此提高了。

  2004年4月,日立真正的联合经营体制初步形成。集团的决策速度也随之加快,集团经营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提高。

  业务整合的加减法

  在庄山悦彦的“中期经营计划”中,一个核心的宗旨就是培育真正强有力的业务部门,而不是像以前的日立那样什么都大包大揽,什么事情都是日立一家来做。庄山说:“我们可以找到非常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和我们一起来做,让日立的实力更加强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