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中国的金字塔造得很漂亮

   2023-09-13 互联网2260
核心提示:盖保罗(PaoloGasparrini)终于可以举杯庆祝一下了。日前,这位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的总裁在上海宣布,2003年欧莱雅在中国的销售

盖保罗(PaoloGasparrini)终于可以举杯庆祝一下了。日前,这位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的总裁在上海宣布,2003年欧莱雅在中国的销售额达1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近7成,涨幅继续高居欧莱雅在全球市场之首,并首度实现赢利。

  连续七年投入换来首度盈利

  这一成绩实在得之不易,整整7年的连续投入,终于换来了回报。如今,欧莱雅中国公司已发展成中国市场上的第三大美容护理产品生产商。

  盖保罗从进入中国那天开始,就着手搭建他所谓的“金字塔”式品牌结构,将欧莱雅一贯的多品牌渗透策略在中国市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盖保罗开玩笑地说,他在中国这么多年,所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潜心研究中国女性。在金字塔尖,他陆续引进3大高档品牌兰蔻、郝莲娜和碧欧泉,无缝地覆盖了高档市场的不同消费层级。

  但市场上其它的高档品牌如CD(14.8%)、SK-II(14.5%)和资生堂(14.2%)与兰蔻的距离并不太远。为了甩开对手,充实欧莱雅在高端市场的地位,盖保罗先后于2000年和2001年引进郝莲娜和碧欧泉。前者是定位于最顶级的品牌,专为社会顶端具有最强购买力的人服务;后者则是高档化妆品的入门品牌,针对那些目前使用中档品牌,但渴望追求更高档次产品的人。这两个品牌目前增长都很快,其中碧欧泉的增长率超过100%。

  收编小护士羽西夯实金字塔底座

  在高端市场,欧莱雅中国已基本战胜其它国际巨头,处于领先地位。但高档化妆品市场目前的规模只在15亿人民币左右,仅占化妆品市场总规模的大约4%。在占市场主体的低端市场上,欧莱雅的份额还很小。未来的持续高速增长,必须依赖于这部分市场。

  早在4年前,盖保罗就在谋划通过收购的方式在大众市场上扩张。他相中了处于中国大众市场前3名的小护士。去年底,谈判出现突破。欧莱雅将小护士全盘端下,包括品牌、位于宜昌的生产工厂、销售渠道,还有管理团队。虽然欧莱雅一贯不透露收购金额,但从小护士创办人“李志达将不再从事化妆品业务”的条款来看,欧莱雅的出手一定慷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