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奇迹解迷

   2023-08-21 互联网2580


  资产、业务及财务之结构重组

  中信泰富走收购兼并之路,实现超常规资产扩张和业务拓展,业务广泛涉足于航空、电讯、仓储、贸易、发电、环保及地产等众多领域,迅速实现业务多元化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每一次收购,都是公司资产及业务结构的一次重新组合,其间又伴随着不断的公司股本调整及财务重组。1986年泰富发行1.17亿股新股吸收资金,协助新景丰减少负债以改善财务结构1991年,中信泰富在购入恒昌企业之后,出售中环恒昌大厦,收回9072亿港元,又出售长线投资套现2.24亿港元,结果恒昌企业主要剩下其主体-大昌贸易行。出售的资产套取资金,用于派息,相应缩小恒昌资产规模。在股本结构方面,中信泰富根据市场情况和业务需要,通过定向发行新股、股份配售、发行可转换债券、供股、股份合并、股份回购等方式进行不断调整。经过10年来的不断重组,中信泰富的业务集中于香港、澳门、中国大陆及日本、新加坡等迅速发展的东亚地区,其资产及业务结构日趋合理。

  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

  大宗的产权并购和重组,涉及到大量的资金运作,没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中信泰富的一次次并购重组就难以实现。分析中信泰富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的一次次产权收购和重组往往伴随着相应规模的证券融资,就其大的几次来说:

  (1)1990年2月,泰富以每股1.2元的价格发行3.11亿股新股,筹资3.7亿元,用于收购38.3%港龙航空股权。

  (2)1991年8月,泰富为了从中信(香港集团)手中收购12.5%国泰航空股份及20%澳门电讯股权,发行了14.9亿股新股,每股1.35元集资逾20亿港元,部分股份作配售之用,另外又发行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兑换价为每股1.55港元。

  (3)收购恒昌企业,总价款56亿港元,中信泰富通过以每股1.55港元的价格发行12.9亿股新股募资20亿港元,另发行5亿港元可转换股债券,共筹资25亿港元,用以支付对恒昌企业的首期36%股权的收购。为支付对恒昌企业其余64%权益的收购,中信泰富于92年3月先将4股合1股,每股面值0.1港元变为0.4港元,然后以每股8.8港元的价格发行新股共2.9亿多股,筹资额达25.7亿港元。活跃的香港证券市场*???为中信泰富的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离开香港证券市场良好的融资功能,耗资达56亿港元之巨的恒昌企业收购行动,其难度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