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世界500强”承载着祖国和人民对宝钢的期望。1995年,宝钢第一次提出进军世界500强的设想。1998年,新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确定争取2005年成为世界500强的目标。美国《财富》杂志2004年7月12日正式公布,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进入2004年度全球企业500强,位列第372名。
宝钢为什么能够提前跻身世界500强?除了受惠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宝钢成功的战略重组及扩张,还有什么特别值得重视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持续推进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宝钢自建立以来,一直把提升管理水平作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始终把管理升级作为产业升级的基础工程。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对宝钢提前进入世界500强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不断引进与学习世界一流的先进管理,并持续地创新富有宝钢特色的管理模式,从而使管理创新成为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
宝钢是我国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最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宝钢的高明之处,就是在引进国际一流设备和技术的同时,引进和学习并且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富有宝钢特色的先进管理。
在我国从计划体制转为市场体制初期,宝钢确立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纲、以标准成本管理为基础、以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的财务体系,强调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建立和发展适应市场竞争的营销体系、实行ISO9001/QS9000质量体系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保证公司的安全经营。在我国加入WTO后,宝钢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并以此主导企业的资源配置,确立了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对外充分适应、快速响应,对内高效沟通、快速决策的管理理念。一方面,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从而使国有企业同样可以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出类拔萃。另一方面,面向用户,以提升竞争力为中心,通过实施ESI工程、实施“面向用户”的系列营销举措、构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行六西格玛精益运营、优化战略管理体系、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策略、倡导价值理念,追求价值最大化、培育创新型强势文化等一系列管理创举,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持续的管理创新,使宝钢很好地保持了竞争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