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郭尊华 自信谦虚打造执行文化

   2023-11-15 互联网1750
核心提示:《执行》这本书他看了两遍,他认为,执行最关键的就是找对方向,找对人。  “打倒IBM!”这是富士通的高层在日本常喊的一句口

《执行》这本书他看了两遍,他认为,执行最关键的就是找对方向,找对人。

  “打倒IBM!”这是富士通的高层在日本常喊的一句口号,但在中国,这样的口号似乎缺乏号召力。对富士通(中国)总裁兼CEO郭尊华而言,他面临的第一个对手正是富士通自己。

  “富士通公司大得有点复杂”,郭尊华向《财经时报》简单描述了自己的“执政”目标:“我希望在三年以内有3到4倍的增长。”

  富士通困局

  有人开玩笑说,富士通几乎生产所有的产品,除了富士苹果。

  在中国,富士通在中国已投资35家公司,总投资额5.2亿美元,员工总数1.5万人。早在1982年,富士通就向中国通信行业提供了国内第一部大型程控交换机F1.50,但其业务广泛,而且各自为政,缺乏清晰的主线,不免给人以形象杂乱的印象。

  在日本,富士通也是危机四伏。2003年度上半年(4月-9月)的中期结算显示,上半年发生11.1875亿元人民币的营业亏损,经常亏损金额为42.3125亿元人民币,业绩表现依然不佳。

  富士通的流年不利似乎由来已久,在硬件时代,富士通曾以“打败IBM”的策略取得巨大的成功。但现在,要被打倒的对象IBM却变了,不仅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了软件与服务等无形业务方面,而且经营的产品也开始多样化。也就是说,已经不再存在代表IBM的某种产品了。

  《日经新闻》曾分析说,在这种情况下富士通仍在高喊打倒IBM,就会让员工的目标指向分散不已,使公司在组织结构上缺乏推进力。对富士通来讲,一些传统模式正成为困局之重,比如,创新难产、组织架构陈旧、客户联系体制不合时宜、人才短板、过于依赖政府订单等。

  这些因素也不免对富士通(中国)产生影响。尽管富士通旗下35家子公司的总投资已达5.2亿美元,但平均利润率仅4%左右。2002财年,中国市场的收入仅占公司全球收入的1.5%,约5.8亿美元。

  2003年4月底,富士通宣布由黑川博昭接替秋草直之出任社长。在黑川领导下,富士通正实施两大战略转变:一是重新制定“综合发展路线”。此前,富士通的硬件部门,一直是与各类产品中最好的进行单兵较量,因此,不知不觉中富士通的产品就失去了整体性。第二是将“软件与服务化路线”下的业务重心,非常微妙地拉向硬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