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能上AMROPHEVER的名单
路易斯科恩德说,在AMROPHEVER的数据库里存档的候选人拥有海外工作经验,这是好事。目前公司操作业务的流程一般是,在为客户寻找人选时,先看本国以外有没有,然后再在本国找。
“什么短缺,什么就是最需要的。”中国在很多领域内拥有专家,但是缺少能够综合配置这些专家的管理人才。路易斯科恩德指出,中国雇员对企业的忠诚度存在问题。以欧洲的情况为例,他认为把一个人与另外一群人区分开的是“价值取向”,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公司的是否重合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进入这个公司工作。这个“价值取向”包括:努力、沟通、学会妥协、忠诚度、社会责任感。虽然如此,但他并不认为需要一系列数据来为企业与个人的价值观究竟如何达到平衡制定标准。“依照中国目前的经济体系,完全有能力吸收现有的大学毕业生。”
“忠诚度、社会责任感”在路易斯科恩德的言词中频频出现。另外从企业这方的角度来看,按照他的观点,职业经理人一般愿意在有品牌的、具有生意的可行性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里任职。以长远眼光看,有前途的公司不能只顾利润,而是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指的是一面在市场里赚取利润,另一面又要反馈社会。“以前是人追着公司跑,现在相反,是公司追着人跑。”
路易斯科恩德认为,在中国,人们普遍受教育的程度比较好,但是管理系统不完善。中国的经理人阶层兴起才十几年时间。1980年代赴海外求学的中国人,归国之后现在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年龄在40岁左右。30岁左右的人担任中高级经理的为多。而30岁以下的人群数量十分庞大,比如中国每年有大约3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一个行业,只有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人才才会突出,对于人才的需求才会明显。”充分竞争的前提是开放。谈及中国政府在这点上的政策,路易斯科恩德指出目前在电信和医药行业,开放程度相对比较低;金融服务业刚刚对外资开放,现在集团在中国的客户仍是在一些开放比较早的行业内的外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