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我批评,还要有能接受别人批评的胸怀,和改变自己的魄力。1995年,当比尔·盖茨宣布不涉足Internet领域产品的时候,很多员工提出了反对意见。其中,有几位员工直接发信给比尔说,你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当比尔·盖茨发现有许多他尊敬的人持反对的意见时,又花了更多的时间与这些员工见面,最后写出了《互联网浪潮》这篇文章,承认了自己的过错,扭转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同时,他把许多优秀的员工调到Internet部门,并取消或削减了许多产品,以便把资源调入Internet部门。当时,有些员工在某一天上班时,老板会告诉他:“我们的产品被取消了,因为公司需要我们做更重要的IE浏览器。明天起,我们整个部门将加入Internet部门。”那些批评比尔·盖茨的人不但没有受处分,而且得到重用,今天都成了公司重要部门的领导。在软件这个市场变化迅速的领域,调整企业方向对微软无比重要。从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到的是:平等的环境、直接的沟通、宽大的胸怀、宏大的魄力拯救了公司。
(4)责任至上、善始善终
公司和领导者有了关注的目标之后,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微软公司要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同时,这些目标必须是“SMART”的,也就是:
·S–Specific(特定的、范围明确的,而不是宽泛的)
·M–Measurable(可以度量的,不是模糊的)
·A–Attainable(可实现的,不是理想化的)
·R–Result-based(基于结果而非行为或过程)
·T–Time-based(有时间限制,而不是遥遥无期的)
只有每个人都拥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可以随时检查自己是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公司员工才能在工作中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微软公司要求部门和员工制定的目标必须是可分享的,即,每个人都应当通过某种渠道,如公司的内部网站等将自己的目标公布出来(当然,某些需要保密的工作目标除外)。这样,当某位员工对领导或其他员工的工作方式不理解的时候,就可以去查看对方的工作目标,以寻求最好的沟通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