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战略上,他们做到了三个舍得:一是舍得重用,把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大权交到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手中。宜化11000多名员工中有10%具有本科以上文凭。宜化集团既讲文凭,又讲水平,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如该公司“813”工程完工后,尚欠施工方8000万元工程款,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林文强毛遂自荐。他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带领20多名大学生,通过审计,让人大吃一惊:工程审减6000多万元。于是,公司任命林文强为审计部经理,年薪在10万元以上。二是舍得投入,把知识和才能的价值用年薪制体现出来。近四年来,宜化共引进各类专用人才40多名,对引进的绝大多数人才都实行了年薪制。如宜化兼并楚星公司后,决定向磷化工方向发展,公司便引进了磷化工专家刘晓,并聘请为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楚星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年薪29万元。刘晓上任后,日夜苦干,现已建成年产40万吨的磷铵基地,并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投资、当年见效,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铵生产企业。三是舍得培训,为人才施展才能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最大的后劲、最有效的投入。近几年来,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办了化工研究生班,培养了50名研究生,并选送了近百名骨干到境外和国外培训。
推行“安全第一”的文化理念,用重奖重罚保护员工
宜化文化的保证是安全文化。他们对安全的认识是:人的生命第一珍贵,黄金有价,生命无价。安全是宜化最大的效益,最大的稳定。安全事关宜化的大局。因此“宁可少赚一个亿,也不能丢掉一条命”。基于此,他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实行安全“五最”。将安全作为最重视、最有意志力、最得力的措施、最残酷的处罚、最持之以恒的工作。二是狠抓“五落实”。即抓好安全工作的思想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教育落实、责任追究落实。三是实行重奖重罚。2002年10月,十六化建在宜化施工期间发生高空坠落伤亡事故,股份公司党委正副书记各被罚款2万元,总经理被罚款1万元,安全部长被罚款1万元。宜化集团正是因为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因此事故较少,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了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