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志高

   2023-09-13 互联网2320


  与供应商良好的关系确实给融资困难的志高带来了益处。2004年,李兴浩甚至在公开场合亮出企业竞争力的底牌,“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只要我打一张白条,在广东范围内买200—800多万原材料都没有问题。”

  李兴浩和他的志高经历过的“断奶”之痛,可能是备受地方政府支持的海尔和美的很少体验过的。然而,一个不受关注的民营企业,反而在苦与难中找到了它的出路。

  1997年重头再来的志高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是群雄逐鹿了,美的、海尔、格力、科龙个个是实力派,默默无闻的志高凭什么杀进空调市场?

  李兴浩在几大品牌谋取“暴利”的时候,选择了低价战术和薄利多销,一下子打开了市场。但是在产品低价的情况下,企业要赚钱就必须严格控制成本,这正是“民兵”志高的长项。其后,2004年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达到33.17%。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