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酋长杨致远的中国式玩法

   2023-11-15 互联网1960


  1999年,杨致远通过合资方式建立雅虎中国。据时任总裁的张平合回忆,虽然困难不少,但雅虎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而当时雄霸中国的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的钱已经“烧”得差不多。

  然而很快,张平合遭遇困扰:他从雅虎总部获得的资金和支持少得可怜,不仅如此,他还被一再命令,要尽快赚钱。这与杨致远的思维密不可分。在Yahoo!公司在成立之初,他就非常清晰地将“尽快赢利”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雅虎美国公司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就开始实现赢利。

  但雅虎在全球的这一制胜法宝,在中国遭遇严重的水土不服。

  雅虎中国没有提前在新兴市场上“卡位”,这导致了雅虎中国目前仍面临的尴尬: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及三大门户;这家以搜索引擎起家的公司,比不过百度,也比不过GOOGLE;在及时通讯市场,比不上QQ和MSN,在网上拍卖市场,它也难与老对手ebay落子中国的易趣相媲美。

  2001年初,无可奈何的张平合带着失望离开。此后几年时间里,雅虎中国又由几任海外职业经理人担任总裁,但如第一任总裁张平合所说,雅虎总部决策程序缓慢。

  2003年,杨致远想到了一个人——3721的创始人周鸿祎。2003年底,雅虎开出1.2亿美元的条件,周鸿祎携3721的全部团队进入雅虎中国。

  杨致远有自己的考虑:雅虎要想缩小5年来的差距,全靠自身力量短期内无法实现。同时,以搜索定位的3721,让他看到了自己当年创业时的希望。

  1994年创办的YAHOO!,源自杨致远和创业伙伴大卫·费罗在攻读美国斯坦福电机工程博士学位期间的一个想法。当时,互联网浏览器刚刚问世,杨致远迷上了这个玩意。为了方便使用,他和费罗将自己喜欢的信息连接在一起,彼此分享。随着搜集的网站越来越多,不得不开始分类,建立若干个目录以便识别。

  这种源于方便需要的分类链接方式,受到了追捧。到1994年冬,两人忙得连吃饭、睡觉都成了奢侈,学业也扔在了一边。他们开始着手网站的商业化。1996年,Yahoo!赶着美国网景公司掀起的第一波互联网上市高潮登陆纳斯达克。以搜索起家,华尔街很快熟识了这位来自中国台湾的毛头小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