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定义中国式新直销

   2023-12-16 互联网1730


  与这种混乱局面呈现对照的是,1998年雅芳全面转向店铺销售以来,除了因个别产品质量问题出现的纠纷,没有出现任何因为企业发展机制、销售行为而引起的社会问题。而其它多层次直销企业,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被政府点名规范、停止招募销售人员等问题现象。中国政府面临着比1998年更严峻的挑战。

  雅芳模式——全球战略的中国缩影

  雅芳的直销制度中,只有两个层级,所有的收入都必须建立在销售的基础之上,雅芳一直不使用“上、下线”这样的词汇,而实际的利益纽带中也并没有类似的概念。因此,所有的“雅芳小姐”只会向顾客推销产品,而不会拉顾客加盟其中。这种制度本身与依靠下线的销售方式,以及金字塔上部收益的传销有着本质的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雅芳的零售式转型并非只是适应中国市场的特例,实际上,也是当年其新任全球CEO钟彬娴上任后带领雅芳走出业绩颓势的重大战略之一。1998至1999年,不仅雅芳公司在中国市场由于转型而导致业绩下滑,在美国及其它市场也因为新经济带来的对传统直销模式的冲击,而遭受着同样的命运。面对全球性的企业危机,钟彬娴临危上任,对公司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并在4个星期后宣布在保留直销的同时,全力进入传统零售业。某种意义上说,雅芳在中国的转型,其实暗合了其全球发展新战略的脉搏。

  为了尽快适应中国的新形势,当时中国雅芳探索出一条既能持续经营,又符合国情的经营之路——即采取适应改革变化、转变经营模式、回归传统的批发零售,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条腿走路”的策略,即同时发展“BB(专卖店)、PBC(PrivateBeautyCounter:合约美容专柜)、SD(StoreDealer:零售店)、SP(SalesPromoter:推销员)”。

  1999年3月第一家雅芳产品专卖店在广州建立,四个月后第一个标准化的雅芳专卖店形象推出。雅芳由此开始了痛苦转型后的摸索与创新。随后的三年间,雅芳在中国大陆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分公司,并依据“6万非农业人口一个点”的原则,设立了6000多家专卖店和近1700多家专柜。雅芳在中国结了一张网,通过这张网,其产品如血液一样流淌在大中城市商场、二三级市场甚至一些乡镇市场的渠道。随后,雅芳在中国市场每年业绩增长近40%,2001年实现了盈利,到2002年销售额(净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80%来自专卖店,20%来自专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