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推进临近突破
但是没过多久大家发现,董事会试点其实还缺乏大量的配套政策,比如外部董事人员的来源,选拔机制(这也是李荣融认为最难的一件事);外部董事和内部董事的职责划分;董事会和国资委的关系;对董事的考核;外部董事的薪酬确定等等。为这些问题建章立制,不是一份通知就可以解决的。于是具体的试点工作暂时放缓,国资委先把精力放在了研究建立配套政策上。
到今年初,国资委和新加坡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淡马锡就国有企业董事会的合作交换了意见,决定成立一个合作小组,小组由国资委副主任王勇为中方牵头人,蒋福娟女士为新方牵头人。董事会试点建章立制的工作步点加快,往后不久,对试点企业领导人的培训工作也开始了。
8月份,国资委组织的一期考察团前往新加坡考察学习。考察团与淡马锡及重要关联公司董事会成员讨论了董事会角色、结构与运行模式,并探讨了董事会与管理层及股东的关系,以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组建和运作问题。之后,考察团又在香港听取了安永中国公司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系列讲座。
按照谢企华的说法,这次考察团包括了11家企业(7家试点的数量好像已经增加)将来可能成为董事会成员的人员,是花了很大成本下了很大本钱的。有一点值得注意,中国诚通集团原总裁罗树清也参加了考察团,诚通集团网站上介绍,他以后将担任央企外部董事。
进入9月,各种条件似乎都趋于成熟。
9月17日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一个论坛上介绍:目前这项国务院非常重视,前几天黄菊副总理亲自听了汇报,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出差的路上又听了李荣融主任的简要汇报。
新华社19日的报道也称:《关于规范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与国资委关系的意见》《董事、董事会的评价办法》《董事会和董事工作报告制度》等文件正抓紧完善,很快将出台。这些都是推动董事会试点建设的政策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