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惠:革新明星战法

   2023-10-05 互联网2030


  德尔惠的消费群定位,是15~25周岁的青少年,也就是从中学到大学的学生群体。中国的大中学生人数目前已经超过1亿(其中中学生7600万),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中国城市里的中学生,每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是中心位置,他(她)们的消费观念决定着整个家庭的消费方向,外国知名品牌宣传正是抓住了这一根本原因,千方百计地赞助中学生比赛等青少年活动,让自己的品牌形象深深印刻在校园群体的脑海中,形成一种概念。德尔惠推出“明星运动装备”,让众多明星向学生招手,届时,明星的消费示范作用将会发挥得更足。

  守住品质“后院”

  近年的晋江鞋品牌出现了全面雷同的胶着状况,定位雷同、形象雷同、推广策略雷同……已经杀得难解难分了。一个品牌要突围,必须找准自己的着力点。德尔惠意识到,除了取得品牌形象优势外,还必须回到一个久违了的根本问题:品质,这包括渠道的品质和产品的品质。

  无效扩张的问题在晋江鞋业中已经带有普遍性,当初用明星,搞专卖,降低门槛招商,使不少牌子得以快速扩张,即所谓的布子如风。在晋江鞋品牌中,包括特步、别克、鸿星尔克、金莱克等在内的品牌,向外宣称的网点规模都在2000家以上,但真正能产生销售的网点远没有这么多。业内一致的认识是,有效网点的比率不会超过70%。

  德尔惠一直对这种增长方式保持着警惕。很多公司的销售额在第一年经过一番穷追猛赶,已经颇为可观了,可到了第二年,其销售额又跌回到了两年前的水平,随后,公司就一蹶不振了。这种靠降低进入门槛招商,一味追求在国内市场全面开花的模式并不可取。

  几经考量,从2004年开始,德尔惠在订货会上不再把代理商的开店数量作为主要指标,而是建立根据经销商的开店数核定销售量的目标。2004年成为德尔惠的终端质量年。德尔惠认为,尽管在一些县城和小城市里,30平方米、50平方米的店面还不能拒开,但从陈列效果来看,在小店里,公司的品牌形象和产品系列很难展开。通过量化分析,德尔惠认为,公司的主流店面的经营面积应该在80~150平方米。这个层次的店面是产生销售的主力军。接下来,公司开始整理行动,要求代理商对一些销售业绩不佳的店予以撤消,集中精力提升单店业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