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直销模式“短路”

   2023-05-12 互联网3850


  一直持续关注戴尔公司的《商业周刊》10月28日也撰文指出,戴尔要想继续在中国PC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对当前所奉行的直销模式进行调整,至少短期内应该如此。该刊批评了戴尔仅把销售目标锁定在大型企业及政府用户,并指出戴尔在这些大客户被竞争对手日益蚕食之后,在“散户”及小城镇市场的表现却相形见绌。

  对中国小城市用户而言,他们的消费习惯是在购机之前通常要求能先看到产品实物。戴尔所实施的“直销”模式无法满足这一基本需求。相比之下,联想及方正等本土厂家通过零售店销售方式则取得了不俗业绩。惠普执行副总裁安·利弗莫尔则这样反问到:“你可以想象得到,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直接模式怎么可能取得实效呢?”

  分析师认为,从长远来看,戴尔的直销模式可能也会在亚洲市场取得成功,但那要等到亚洲用户的二次购机热潮。从近期利益出发,戴尔可能要对当前的市场策略进行调整。与商业用户相比,目前戴尔对普通消费者重视的力度还很不够。

  但问题是,如果戴尔重视普通消费者,那么直销模式就要遭遇挑战,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因为拉近了厂家和消费者距离的戴尔模式天生就有这样的缺陷——缺少传统销售模式的众多渠道服务。

  实际上,戴尔在中国和亚洲的遭遇跟全球是同步的。首先,就在中国24省用户集体投诉事件和戴尔中国业务员伪造订单事件余音未了之际,8月17日,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排行机构ACSI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戴尔用户的满意度已呈下降趋势。

  10月31日,戴尔在美国发布了“修改第三季度收益预期”的公告,称公司将在优化赢利能力的同时,继续关注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已经是戴尔连续两个财季低于收益预期。华尔街的反应是让其股价由今年7月份每股42美元的最高价跌至目前的32美元以下。

  戴尔现在面临三种选择:第一,继续坚持直销模式,等待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在技术上逐渐成熟;第二,像IBM公司一样,戴尔将PC业务出售给第三方;第三,在未来几年内在发展中国家建立更多的零售店以接近消费者。不过,更多的人认为,至少在中国,戴尔的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的电脑更多地出现在零售店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