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Google总裁EricSchmidt提到了百度,他表示Google如果不迅速进入中国,百度等中国互联网搜索网站将控制中文搜索领域,从而攫取高额利润。
如此看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如此强大的Google会选择翻墙而入中国的动机了。
Google将如何躲过审查?
Google溜进来了,但毕竟不是从正门进来的,心虚是必然的。Google选择的做法是转移主人的视线,以便让主人忽略其不速之客的身份。为此,Google进行了一系列动作。
可以注意一下Google.cn推出的时间,是2006年1月25日,这是中国农历大年三十的前三天。这个时间,大部分媒体都预先做好版面准备放假了,政府部门也在做节前准备,一个公司的新业务在这个时候推出,一定是一项失败的公关案例。但要想进入别人家的院子,倒是一个翻墙头的好时机。
事实上,Google真的躲过了第一关。
进了主人家的院子,Google开始表演。
在Google.cn上,如果搜索一些敏感词汇,如“色情,页面底部会出现一行提示:“据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对此,Google在境外宣称为了在中国推出Google.cn,它们被要求从搜索结果中去掉一些相关敏感信息。问题是一个在中国境内经营的企业,需要向客户不停地告之自己是在遵守本国法律吗?在德国、法国,当地政府要求Google删除新纳粹网站,Google是否同样在说我要守法,搜到了可我不显示这样的废话呢?
与此同时,境外媒体大幅度报道了Google进入中国的新闻,但几乎都没有一篇文章提及Google在中国境内并无经营互联网内容许可的事实,而是在Google挑动下,展开了一场对搜索结果审查还是不审查的讨论。
Google将其不久前拒绝向美国司法部提供用户搜索记录,和同意接受中国政府的内容审查两件事放在一起,解释说这些都是对一个市场的理性反应。在美国,用户因其隐私权受到尊重而感激Google。在中国,Google认为多数用户将会因为它速度更快、更方便使用而对此持积极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