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看,百度已经做好了面向直销渠道的准备,在过去几个月中,其直销服务团队呈现几何式的扩张。但刘冰认为,直销的运作模式虽然可以避免与原有代理商分成,而增加了单个客户的利润率,但当所有客户都需要直接服务时,百度的总体运营成本肯定会增加。
在技术服务化的总体趋势下,像Google在全球的扩张一样,百度由中文搜索技术领先者向最大的中文搜索服务提供商转变是早晚的趋势。但从目前现有情况下,百度的服务能力并不及中企动力、中海达速等这些软件服务代理商。渠道问题曾一度让刚进入中国市场的Google非常头痛,现在这也正是百度的痛处。按照刘冰的解释,部分分销商既是百度又是Google或者雅虎的代理商,能够依靠服务能力在搜索营销渠道中占据主导,百度与之谈判时很难获得较高的利润分成。
除了渠道方面的压力,百度还面临资本市场的扩张压力。“百度不得不竭尽全力证明自己有能力实现高速且持续的增长。”李冰说。在今年初百度的股价跌破每股50美元后,李彦宏反复向外界强调,百度并不缺乏资金,拥有十分健康的现金流。他还多次重申百度成功的三要素:技术领先、本土影响力以及有效的执行。2006年6月,受财报利好消息鼓励,百度的股价反弹到90美元。
不过,AMR国际研究机构亚太区首席顾问彼特·费斯顿认为,就目前而言,百度仍然是一家相对规模较小的公司,因此公司的每项决定都必须审慎,并要持续跟上Google或者微软LIVE的前进步伐,才会成为持续的明星。
事实上,百度作为一家“中国籍”的明星公司,其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目前仍然完全依赖于李彦宏、刘建国等百度高层的主观判断和决策。相反,当Google显示出占据搜索市场的野心时,以10人为单位的创新小组就像小岛一样密集罗列于Google的研发机构中;而一旦Google的市场部门发现某一研发小组的产品可以商业化,这些“小岛”创新小组会立刻合并成一个产品小组。这样在Google内部技术储备就形成了7:2:1的布局,即70%的公司资源满足现有市场需求,20%是即将商业化的产品,其他10%则面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