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口大国路上的鲜花与荆棘

   2023-05-12 互联网3770


  三、自主品牌可能亮点闪现零部件出口仍是主体

  在国家汽车出口基地的评选标准中,自主品牌和技术研发能力是主要评分点,满分100分中技术创新能力占12分,区域内自主产品比例占8分。可以想见,在政策的直接推动下,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很有可能亮点闪现,但政策对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实际推动效果将在何时明确显现还将有赖于政策实施的力度。

  由于我国汽车研发投入小,研发能力较弱,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生命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我国在推动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同时很有可能遭遇世界汽车巨头的知识产权诉讼。从丰田起诉吉利开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大半成为了被告,诉讼也从商标侵权、外观侵权、侵犯知识产权、零部件侵权到不正当竞争等等,不一而足,这也许是一个后起的汽车大国的必经之路。

  相对于跨国公司上百年的品牌积淀,国内汽车品牌的影响力还太低,自主开发能力较弱,汽车行业“散、乱、差”的现象并未根本解决,而且一些跨国公司的触角也已伸向非洲、中东,因此,要想在整车出口方面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太现实,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着力点目前还应在零部件上。

  事实上,虽然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大户近年成为媒体追捧的明星,似乎中国离轿车大国已然不远,这其中掺杂着可以理解的民族热情,但实际上轿车在我国整车出口量中只占五分之一,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额的五分之四是汽车零部件。

  根据商务部规划,200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将超过200亿美元,2010年达到1000亿美元。美国商务部预测,2010年中国的汽车出口(主要是零部件)将达到700~1000亿美元之间,一些跨国公司的负责人也都表示,来自中国的真正挑战是汽车零部件行业。

  汽车零部件分为关键件和零附件,前者技术含量较高而后者较低。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中发动机等关键件只占五分之一,其余五分之四都是零附件。因此,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动机等汽车关键件在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中的比例,才是我国真正成为汽车制造和出口大国更加稳健的路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