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创造的价值哪里去了?

   2023-02-10 互联网5140


  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大环境中,企业并购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如何保证每次兼并的“有效性”,是所有企业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做好一切兼并的准备,使它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黄明再次强调。

  兼并一定创造价值?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对美国3688个兼并收购案例进行了分析,几乎在所有的兼并行为发生后,买卖双方的股价增量仅比发生并购行为前有小幅的上升。但几乎所有的卖方都有较大的涨幅。而买方在采取收购行为后三年的平均回报比市场指数回报低5%。

  黄明在课堂上详细分析了普利斯通并购“火石”集团的案例。

  正式创立于1931年的日本普利斯通(bridgestone)轮胎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将品牌推向了国际市场,并在1983年成功收购了“火石工厂”,五年后再次斥资26亿美元击败了倍耐力将火石集团全部吞并。

  而当时吸引普利斯通的直接原因是,火石轮胎厂是汽车巨头福特的轮胎供应商。这场80年的并购案让日本企业界兴奋了一阵子:“日本打仗输给了美国,但在生意上,却成功买下了美国的企业。”

  几年后,这场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显现出来了:实际上,普利斯通的技术早已超过火石公司,而火石公司的生产设备也和日本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就是火石轮胎厂生产的轮胎频频出事。

  到2001年时,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署调查了300多件对火石公司的投诉,大多是与轮胎有关的车祸,有203人在这些车祸中死亡。一受害者家人的律师说,早在6年前,该公司即已知道这几种型号的轮胎存在质量问题,但他们从未提醒消费者小心。这种轮胎在气候炎热地区行驶时,会在行进中发生轮胎外皮剥落和爆裂,导致严重事故。

  最终,普利斯通公司、“火石”轮胎厂和福特公司的高层人员同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署举行会议后,决定收回那些轮胎。为此,火石公司先后在全球“召回”2000万个轮胎,一度要从普利斯通的日本公司空运轮胎救急。“加起来至少花掉10亿美元。”而这种局面显然不是普利斯通当年要进行并购时希望看到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