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需求分析书后,要求业务部门进行书面再次确认与签字。这样做不但是对需求调研的一个阶段性确认,也是需求提出部门再思考的一个过程,切实保证源头的纯净,并在开发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系统设计(可细分为概要和详细设计,形成技术文档)。
人们常说:“管理出效益”,ERP系统也不例外!它是一个智商很高、能力很强的“好员工”,但是教它如何适应市场环境、适应团队整体步调、根据不断提高的管理需求调整自己的出击方向,就必须依靠管理。“只有不断打磨的利器,才有可能路上商战的变化,适应商战的需求”。
3.系统开发(主要是编码和局部测试)。
4.系统测试(由业务人员进行全面的详细测试,形成系统测试文档)。
测试文档的核心部分就是业务情景,没有多元化的业务情景就非常容易在实际上传生产系统后出现问题和漏洞。所以测试文档必须是涉及各模块联写,务必做到详细、周全,尽量通过业务经验把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道来,一一测过。笔者在实际系统管理中,就经历过由于测试没有“尽善尽美”而导致后续的数据垃圾清理起来颇感头痛的问题。
5.系统验收(由ERP核心管理部门成员、相关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参加,形成系统验收报告文档)。
6.后期维护(可能有一些小的修改,但不应有架构性的改动)。
在中小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至少在第一阶段和第五阶段,ERP核心管理人员、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和开发人员一定要进行阶段评审,确保业务需求的正确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保证系统的开发和公司的管理需求及业务流程的改进、优化思路相一致。
8建立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有了以上的七大基础保驾护航,日常的运营应该是比较顺滑了,但是未雨绸缪的意识在信息高度集中化、IT化的今天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在你毫无防备的一天,突然间系统瘫痪了,整个公司成了一头没有眼睛、耳朵的大象。别说去打仗,不踩死自己人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说,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就是在ERP系统运营平稳后的一项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