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年底进入杜邦大中国区后,唐博伟虽然没见证了“特富龙”事件最初发生的一幕,但却亲身参与了之后的整个对外解释工作。
作为杜邦旗下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商标之一,“特富龙”产品一时间几乎成为了杜邦公司的代名词。杜邦的客户、供应商以及消费者,大部分人都会将两者联系到一起。而杜邦职员有时在休息时互相开玩笑,认为是“特富龙”让在中国默默赚钱的百年老店在中国声名大噪。之前,被杜邦卖掉的品牌“莱卡”则是靠每年数百万美元的广告投入才让人记住的,但还是有不少人并不清楚,“莱卡”曾是杜邦旗下的一个品牌。
“特富龙”事件中,杜邦中国曾经历了三轮质疑。对于接连不断的声讨,杜邦显然已经变得更加积极和迅速了。一旦海外传来最新消息,公司不仅主动联络媒体、有问必答,并且在第一时间通过公开途径公布自己的立场。公司公关部对媒体的邮件回复过程,一般都不超过2个小时。手机也保持24小时开机。
唐博伟坦陈,就PFOA的安全风险评估,国外一直在不断地研究。“2005年1月,美国环保署成立了一个科学顾问委员会专家小组,由来自不同领域的17位科学家组成。美国环保署经常采用听取署外专家意见的方法,帮助他们作出明确的决策。他们的意见将被美国环保署采纳作为决策依据。到今天为止,与PFOA相关的风险监测和风险审核的过程都未完成,恐怕要到明年某个时刻才会结束。”
唐博伟与记者谈话的那天,科学顾问委员会还存在着分歧,一派认为,PFOA是“潜在性致癌物”,另一派则希望将该物质定义为“可能性致癌”。
外表谦和、对人礼貌的唐博伟,做事果断、说一不二。自其上任以来,杜邦的多项大型投资都由其拍板,或者直接出马向美国总部建议。其中包括山东一项涉及10亿美元的大型钛白粉工厂投资,以及收购广州蒙特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之前,杜邦的收购一向谨慎且数额不大。2004年之前,杜邦在中国的总投资额不过6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