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危机:中小企业渠道演进中的“暗礁”

   2023-07-11 互联网2720


  而事实上,对中小企业来说,激烈地竞争使经销商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加强,让经销商对产品和品牌的成长难以树立信心;加上现在各厂家在大刀阔斧地削减经销商,将渠道扁平化,经销商被边缘化的趋势,更加决定了经销商的短期逐利性。

  在另一方面,经销商也在跟厂家博弈,如果厂家不派出协销,此时就必须给经销商进行培训,以促进经销商队伍能迅速提高内部综合管理水平,一是与厂家进行深层次协作的必要性,另者,也是为了跟上日益激烈的营销环境的必要。然而厂家对经销商进行能力培养同样也会存在产权的问题,因为对经销商培训,也是一种资本性地支出,经销商只要换位思考一下,不能发现厂家也有顾虑,毕竟经销商的选择很多,一旦哪天跳槽了,厂家自然不能取得这些培训投入当中正当的获得未来收益;而且,这种投入,属于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在会计报表上没有显示,相比返利而言,常常对经销商不能形成直接的激励;厂家也不会去对经销商的能力培养做投资。

  如果在强势品牌与经销商的合作当中,经销商基于对产品、市场以及公司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这种顾虑。但是这种矛盾在中小企业当中尤为突出,这常常是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成也经销商,败也经销商”的症结所在。

  渠道演进中的多米诺危机效应

  中小企业在渠道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因为代理危机而催生或加速各种潜伏的渠道危机。

  当出现代理危机时,此时许多明智的厂家会通过协销来削藩或者架空经销商,如果有足够的实力,用办事处或分公司取而代之。然而中小企业因为过度或者过于依赖经销商,而对他们没有支配和掌控能力,加上自身实力不足,常常会对代理商妥协。

  妥协绝不是平息厂商冲突的办法,相反,它让厂商关系更加恶化,甚至加速产品的生命周期。

  市场成长期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竞争的直接结果是:中间商为了追求销量,砸价现象不可避免,渠道价差被杀价而“穿底”,微利不足以支持通路层级的时候,中间商会因为没有利润激励对产品失去兴趣,企业进入产品危机时期:老产品到了生命周期或者价格提早被杀穿被迫出局,企业自然要开发新的产品,这对于厂家无异于雪上加霜,一方面,厂家会因为在渠道上因为无法维持渠道价盘,会导致企业现金流状况的恶化;另者,还要加大研发力度,以保证产品组合不至于断链,更加增加资金运作上的负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