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实际上,潜规则和显规则不仅是自身不断变化,而且是可以转化的,潜规则可以变成显规则,显规则也可以变成潜规则。
比如说很多企业老板设立副总后,老怕副总搞猫腻,或者是难以控制,于是,在工作中不敢放权。但是,又不会明说,老板对于副总的防范,就是一个潜规则。而在华为,这个潜规则就变成了显规则,因为任正非通过显规则来制衡副总,他在华为设立了十几个副总,明确规定了各个副总的权限,使副总的权力分散,这些都可以写进章程中的,华为的这些规则,实际上就是把普遍存在于一些企业之间的潜规则显规则化。
实际上,潜规则的显规则化,是企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今天的显规则,很可能就是从昨天的潜规则中来的,特别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很多规则不能定型,这时候就需要一种潜规则来指引企业和个人的行为,而当这些潜规则逐步积淀以后,就可以变成显规则。实际上,让潜规则中的积极因素发挥作用,无疑有益于企业的治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显规则的潜规则化,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在企业中,有大量先进的显规则,但是,让显规则深入人心,使之潜规则化,成为企业人员内心一种潜移默化的、自觉遵守的一种东西,这才是规则力量的真正体现。而在一定意义上说,显规则一定得被信仰,否则,企业将会失去稳定和秩序,并且无法预期和操控。
真正强大的组织,一定有一套先进的显规则,并且这个显规则成为大家普遍遵照的行为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的繁荣,就在于一套良好的社会制度,以及他们对这个制度的普遍信仰。有意思的是,亚洲有些国家同样是西方的体制,但是,却无法达到西方国家的法治社会。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好的制度并没有成为他们内心认同的东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都未能彻底走出人治的阴影,出现强人政治和独裁统治,无法真正走向有序的、理性的社会。同样,我们与国际知名企业的最大差距,不在于显规则,而在于对显规则的真正认同,以及显规则的存在土壤和执行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