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人都讲到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实际上兵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从大范围来看,儒家文化更多的是谋守势,讲究长治久安,讲巩固根基的东西,其运用得当可用来经营百年品牌和百年企业,如中医理论重调理一样,药性较温和,有益于人体的自然恢复,尽可能减少负作用,强调相生。不过药剂不足容易导致问题久拖不决,影响目标的实现和问题的及时解决,行动笨重,这也是导致“低效、冗员和大企业病”的存在最主要的原因;
兵家文化虽然也讲守势,但更多的谋攻势,强调在变化的环境里如何战胜对手以取得两倍或五倍十倍于对手的竞争优势,掠夺世界有限资源为我所有或者借进攻来巩固已有资源与利益,在兵家看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强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和先发优势。兵家文化则更象西医理论一样,强调恶疾必须针锋相对,强调相克,药剂过量则容易导致难以预料的并发症,为了克服此弊病,因此西医强调临床试验或者动物试验。这种理论运用过度,容易导致盲目扩张,引发企业综合症出现,因为并没有较好地解决整个系统的适配,整体资源跟不上前进的步伐。
小结:
从上面分析和对儒家文化和兵家文化的比较来看,企业主管们要解决企业执行任务过程中的问题,也必须强调软硬兼施,树立系统观点。用系统思考的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不仅仅关注于最后的结果(虽然结果是我们所有管理活动最后要到达的目的地),要关注全过程,把握住所有关键部分,用正确的标准来评价每一步骤的执行情况,采取措施纠正可能的偏差,确保企业运行朝企业设定目标顺利前进。
我认为,中国企业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最喜跟风和走极端,因此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如中国家电业竞争普遍缺乏理性,重视短期企业利益,往往都要走入价格竞争的极端。许多企业每年都要在求生存钢丝绳高度紧张中度过。惯于一味的炒作概念,反而忽视了将管理和科技作为企业竞争力来培植。过度的竞争导致企业竞争力和后发力的下降,不但浪费了国家有限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一直处于低价利用状态,实际创造的价值被发达国家变相掠夺,而且导致国民生活水平和收入难以提升上去,尤其是农村市场购买力的疲软(注:从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应用状况来看,中国农村{此处主要指中西部或内地不发达农村}实际上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层次的人力资源,既包括高级人才,也包括中级人才和初级人才,还包括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中国农村培养出来了优质人才资源和主要劳动力资源都自动向城市集中,导致大多数农村产业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实际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购买能力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这种状况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导致我们国家未来竞争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