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不过是最新的一起失败案例——历史经验证明:大多数的超级并购都以损害股东财富为结局。沉闷的三年过去了,当资本市场终于回暖,全球商界又开始了他们最热衷的游戏:并购。
——电信业。2004年12月15日美国第三大无线电话运营商斯普林特(Sprint)电信公司以350亿美元收购奈克斯泰(Nextel)无线通讯公司;今年1月的最后一天南方贝尔公司SBC宣布以160亿美元收购曾经垄断美国通信行业百年的巨人AT&T公司,从而夺取全美通信公司的头把交椅;2月初Verizon即以53亿美元的股票及现金收购世界通信改组而成的MCI。
——IT业。2004年12月8日IBM以17.5亿美元将PC业务出售给联想,使其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12月13日软件业巨头甲骨文公司以103亿美元收购仁科软件,由此巩固了世界第二大的商务应用软件制造商的地位;12月16日,防毒软件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宣布以135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存储软件生产商维尔软件(VeritasSoftware)。
——日用品业。2004年12月19日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以239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收购医疗设备生产商盖丹特(Guidant)公司;2005年1月28日宝洁以570亿美元并购吉列,组成世界最大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
一度冷清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AstoriaHotel)再度热闹起来。这个美国大型企业召开新闻发布会的高档场所,几乎每天都有最新的并购宣布。来来往往的CEO们激昂的演说则千篇一律:战略愿景、协同效应、精心勾勒的整合计划、已被证明成功的商业模式、实实在在的资产和人才……
这样的场面是否似曾相识?
上一轮并购狂潮是在1995年到2001年六年间。在网络泡沫破碎之前,1998至2000年,高潮期间合并交易总额达到了4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此前30年的交易额之和。
企业家们热衷于收购,原因无他:收购能使企业更强大,能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但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收购合并研究部主任马克.西洛尔(MarkL.Sirower)对上一轮并购狂潮中超过300起重要并购的研究,结论是: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