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调查取样的六个年头中,61%的买方对股东财富造成了损害。交易达成一年之后,失败公司的平均收益率低于同行25%。所有买家的平均收益率低于同行4.3%,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9.2%,通过并购得到的收益甚至不能弥补损失。
收购兼并留给人们的错误认识还不止如此,人们还会认为,合并之后景况不佳的公司只要坚持就能改变局面,或者,股权置换是双方坦诚合作的良好开始。
但研究结果显示,在150组失败买家中,两年之后4/5的企业利润率仍为负数,2/3根本没有任何改善。而完全以股权转让进行的合并——有65%的交易是这样的——通常结局糟糕:一年后,它们的收益被同行拉下了8%。相比之下,完全现金进行的交易平均0.3%的获利已经不俗。
狂燥的公牛
大规模并购通常发生在牛市,那时首席执行官们的信心会和股价一同飙升,也只有股价高涨时才能使这么多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合并在几乎同一时间发生。
但牛市恰是一个最大的“价值陷阱”。虽然CEO们会为合并提供一个貌似合理的并购原因,比如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生产率,但实则,真正驱动兼并收购的,总是一些无稽的理由。
最基本的原因是,牛市为CEO们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高价股票则更优于现金。当可以用股票代替钞票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敢于冒更大的风险。
而另一种近乎可笑的理由是:当市场中充斥着成长型股票,投资者便会对每家公司的每股收益率提高要求。如何让市盈率降低?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收购。市盈率较高的公司购进一个市盈率较低的公司之后,即使长期看来交易的回报率不高,至少短期内的盈利压力被缓解了。
也有迎合投资者口味的诉求:大型机构投资者通常喜欢市值较高的公司,因为这样它们能够在短时间的一进一出内大赚一笔。因此,也会有一些“善意”的CEO们无止境地购买任何看上去可能提高收益和市场份额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