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惠普并购:1+1很难等于2

   2023-08-21 互联网2540


  如百货公司(Departmentstore)下的连锁狄乐公司(Dillard\'sInc.)1998年兼并商业公司(MercantileStores)后才发现,两家零售商市场策略几乎完全不同。商业公司擅长于“午夜狂欢”打折销售,狄乐则坚持天天平价的较保守策略,合并后消费者开始要求狄乐加大折扣程度。并购一年之后其股价下跌了55个百分点,也使狄乐自食苦果相当一段时间。消化不良是过去并购的一个典型疾病。

  被并购冲昏了头脑的管理者们有时候开始不加思索的出价,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究竟能够得到什么。他们幻想中的企业协同作用最后总是落空。他们往往低估了公司合并的成本和文化融合的困难,同时高估的是成本节约,也不能保证销售力量的运作以及顾客满意。高盛公司收购合并部门联合CEO杰克.列维(JackLevy)表示:“一些公司根本没有意识到合并根本上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因为买方投资过多,财富于是被转移到卖方股东手中。通过交易前后一个星期的对比可以看出,卖方股价比同行上升19.3%。

  过去十年间最失败的并购是哪桩?2000年美国在线(AOLInc.)与时代华纳(TimeWarnerInc.)耗资1060亿美元的合并当之无愧于此名。

  这一收购曾经被视为开创传媒新时代的里程碑,但这一收购的开拓意味太强了,以至于合并对未来几乎难以有理性的打算。因为复杂的公司政治,不仅合并时双方承诺的协同效应难以实现,整家公司都在相当长时间内丧失了进取心。直到以往美国在线的高层纷纷出局,情况才有所好转。但对于以往时代华纳公司的股东,其投资所得价值缩水超过了90%。

  在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中,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兼并失败率是50%,1995年后5年的失败率为61%,这说明经过数年商海打磨的CEO们的交易技巧毫无进步。这不禁又让人们想起巴菲特的话:“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就很可能导致灾难。1990年代末期,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投资疯狂,为什么会如此?人们丧失学习能力了?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就是人们不从历史中吸取经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