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反感营销方式 过于依靠海量客户名录

   2023-06-15 互联网3100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而本该讲“信用”的信用卡在只顾圈地而不去种地的营销方式下,被人们当做是不讲“信用”的典范了。

  据报道,中国目前具有“先消费后还款”功能的信用卡却不足1000万张,而且真正存活的信用卡,并经常使用的更是只有200多万张。各银行为了市场份额还必须承担的是发行费用和成本的居高不下。

  “目前中国的信用卡使用环境并不好,处于市场教育阶段。虽然发卡的成本很高,真正使用的人的比例不高,但是他们会对信用卡消费有了概念,即使今年退了卡,但是随着普及面和环境的好转,他们还是会选择使用我们的信用卡的。”一家银行的信用卡销售主管告诉记者。

  “这反映了目前银行的绩效考核是以量为中心的,不是以利润为中心的。作为一个企业单纯的卖卡不是目的,给持卡人带来方便、给企业带来收益才是目的。而他们的管理中,销售环节和客服、利润等环节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从另一个角度讲,在退卡时制造种种麻烦,或者强行挽留顾客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只会让企业的品牌和声誉受到影响。”理实佳讯管理又向公司业务总监薛勇分析了其中的利弊。

  “这种所谓的‘全民营销’,恰恰说明了银行业中没有营销。真正的营销”营销的目的在于使销售成为多余“。就是说,真正经过营销的产品是围绕最恰当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设计的,因而是消费者最想要的。所以,这样的营销应该从消费者调研开始为自己的产品定位,然后再来寻找目标客户到底是哪一类人群,他们在什么方面消费最多,是愿意贷款消费还是愿意用现金进行消费,目前他们最想拥有的是什么,他们喜欢的媒体、网站是什么——而只靠强行推销的手段只是很浅层次的销售。”营销专家孙路弘如此评价道。

  而招商银行行长日前表示,“近年国内各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期望在现有的市场中独树一帜。但我们发现,各银行在经过所谓的市场细分之后,都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客户锁定在‘高端客户’、‘高级白领’身上,不仅在产品内容上没有实质的区别,甚至连形式也只是简单的复制。在这种高重复、高密度的相互对抗之下,一些银行的竞争手段开始走形,不合规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另一些银行的投入成本居高不下,自身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