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对帮助发文的A、B两报的媒体朋友,按篇幅私下给点辛苦费。同时考虑到文章过长,媒体朋友可能不便运作等原因,决定将围绕Q企业的梅子酒知识普及文章,用五到六篇紧扣产品的500字左右短文做系列刊登。
王经理担心文章中出现企业及产品品牌名称会受到限制,但张总并不在意,觉得他在A、B两报都有朋友,而且以前还打过交道,刊登文章不成问题。
开完会后,张总在自己办公室折腾了许久,才找出几本好久没有翻过的名片夹。还好,A、B两报经济新闻部负责人的名片都还在。
☆要善于抓住和媒体联系的机会,并维系这种联系。生意人都知道人脉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有些一下子用不着的关系,往往被忽视。对借用媒体力量本就不易的中小企业而言,善于抓住和媒体交往的机会就很重要。同时要尽量维系这些关系,经常向媒体通报一下企业的发展情况,而不是对媒体用过就丢,或“晾”着不理。否则,极可能在需要媒体支持的时候,遭遇被“倒晾”。
☆尽量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对Q企业而言,既缺乏影响力和新闻价值,又缺乏资金,要想借力成功,就更应该做到这点。而张总制定的采用系列文章形式,长期占用报纸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重要版面的期望值,明显是偏高的。因为超过一定次数出现企业及产品品牌名称的稿子,很难再被认同为新闻稿,而极可能被定性为文字广告。既然是文字广告,就难以进入经济信息版、广告版之外的新闻及副刊版面。况且,Q企业提出“普及梅子酒饮用知识”的理由,其必要性之于读者来说,被作为新闻乃至科普文章的支持点也是明显偏软的。
同时,由于软文的写作是有一定规矩的,企业如果把握不准媒体的运作规律,不妨网罗一些职业“枪手”来操刀;或者在写好后,请专业人士润色。
☆建立起自己新闻的传输渠道。
可以考虑通过请媒体内有影响力的人士做自己的宣传顾问(或其它相关头衔),并通过这层关系,将新闻传输渠道扩大化。其实,结合前述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实际上也是一条维持与媒体良好关系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