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借用媒体力量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应该实际一点。最好能有多手准备不要得罪媒体,要有承受媒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和媒体打交道时,深入沟通、谋求双赢是基本原则。
提到和媒体打交道,许多中小企业都有着强烈“不平等国民待遇”的感觉。大企业不用花费多大力气,就能引来众多媒体作免费宣传。而自己呢,出了钱还不一定办得了事!
那么中小企业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呢?从Q企业的际遇中我们可以看出点门道。
Q企业是个年销售收入仅有700余万元的小酒厂,但它是全省第一个依托当地丰富的优质梅子资源,采用全果汁发酵工艺酿制全梅汁果酒的规模化企业。由于该项目的相对希缺性,基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意义,再加上企业负责人的多番努力,Q企业被列入了全省“生物创新工程”,并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扶持。因此,当地主要媒体都相当关注,在该项目竣工投产的前后,Q企业被广而告知了一把,这亦使得靠做小食品经销起家的总经理张总,第一回真正体验到了媒体的力量。
转眼两年过去了,由于梅子酒产品消费者相对有限,再加上缺乏广告、促销拉动销售等原因,市场一直都不温不火。眼见银行还贷期限越来越近,和自己同时起步的某葡萄酒厂都已成为当地葡萄酒市场的“南霸天”了,张总有些心急了起来,动了在2001年春节前借用媒体力量经济实惠“炒作”一把的心思。
该选哪些媒体呢?根据报纸信息量大,有利于详实普及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梅子酒知识等原由,张总将眼睛盯在了报纸上,并依据发行量、可信度、影响力等因素,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当地两份强势报纸A和B。
(情景一)
会议室
张总、企划部王经理、销售部杨经理
经过一番讨论,三人就本次的软性宣传达成了两点共识:
其一,不上广告信息版,只上社会新闻或经济新闻等版块,以便“润物细无声”,确保广告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