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经济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物质条件仍然相当落后,流通领域商品奇缺。在几乎所有消费品市场上,都是卖方市场,家电市场尤其如此,80年代中期仍是清一色的外国品牌。
黄光裕在经营之初便开创了很多业内先河,比如说1990年首创“包销”制,1991年率先在《北京晚报》中缝登出商品报价广告,1993年开始在北京地区开设多家店铺,1996年由单纯经营进口商品开始转向以国产与合资品牌为主,1999年开始向全国大举扩张,5年来销售额接近200亿元。
性格决定命运,在黄光裕成功的因素里,他敢想敢为,不贪心,喜好交友以及良好的心态都是关键。他充满豪气地说,自己朋友三六九等都有,但是有原则,一定是1+1〉2。这是另一种财富。在他的朋友圈中,70多岁的高龄老人占了不少。黄光裕尽管学历不高,但在这些睿智的老人那里,学到了更高的人生境界。有人说,黄光裕是个纯粹的机会主义者,但黄光裕更多的却是介乎于投机与踏实之间。对于机会的捕捉能力以及洞察力,很大程度上是衡量一个商人职业与否的标准。
18年的商场沉浮,无以计数的商战,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劣势,黄光裕都稳稳走了过来。他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在任何时候,人,都是输给自己的。”
与黄光裕交流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他总是能很清晰地表达自己,每一句话他都会经过斟酌。他是一个极为喜欢思考的人,且方式独特。
认知财富 不停歇
当我问黄光裕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是一种什么感觉时,他回答:没感觉,假如你在不停地发展自己的事业,那么它就不是财富;如果停下来了,它或许是。但最大的可能是,今天你一无所有,但明天你什么都有了,而后天你又回到了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