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的收入分两大块,一块是固定薪水,大约每月在八九万港币左右;第二块就是奖金,和个人业绩密切相关。另外,江宁还会一边对着自己的客户微笑,一边毫不客气从客户的账户里扣下自己的费用,股票、外汇等的买卖以及托管这些有价证券都是要收取费用的。至于每月江宁到底能收入多少?他当然不肯透露,但他说:银行给我的任务是每年不低于八千万美元的揽储量,我总能超额完成。你可以自己算算。
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18岁之前,江宁都是在辽宁省朝阳市一个远郊区的平房里生活和读书,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仅靠当钳工的父亲,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读书。天资聪慧加上刻苦甚至玩命,江宁当年以朝阳市理科状元的身份来到了北京清华大学。4年后,他又到了美国。1991年,江宁进入了华尔街,在一家全球性银行任职。从最基础的客户服务助理开始,一干就是8年。
江宁那时候和美国同事们仅仅只有肤色的差别,他们一起 “很美国”的工作,“很美国”的玩耍,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打交道。报酬很好,培训机会很多。但江宁终于厌倦了。看着昔日同窗一个个在国内接连创业成功,已经37岁的江宁开始感觉到内心怅然。
幸亏江宁有个习惯,每月会不定期地跟国内几个好朋友通电话,互相谈谈感受和最近的想法。而2003年底的一次通话,成为了江宁人生的第四个转折点。
那是江宁在清华时的同宿舍“上铺”,他如今是国内一家著名上市公司的CEO。他告诉江宁:中国富人阶层,从胡润“制造”的中国大陆富人年度排行榜开始算起,这个概念在中国已经走了至少5年了。现在尤其是大城市中的中国人,已经最大程度地完成了对“财富”的再认识,“既成”的和“潜在”的富人们对于寻找合适的人来帮他们管钱,为他们的庞大资产进行合理有效规划的需求日益膨胀。但同时,中国理财市场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还无法满足新富群体们的强烈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