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刚:“危机”中彰显大将风范领袖风采

   2023-10-05 互联网2140

    笔者:作为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伊利股份的各类产品已经深入人心,并赢得了品牌竞争的优势地位。据我们所知,伊利股份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潘刚:我们在2002年就定下了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战略目标,计划用10年的时间,即到2012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这一企业总的发展战略目标我们不会改变。2004年伊利股份的销售收入是87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到2012年,我们预计世界乳业20强中最后一名的销售收入大概为30亿美元左右。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15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距离。

  现在伊利股份的年增长率超过30%,今年一季度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而国外乳品企业的年增长率只有3%-5%。等于是我们长了一双大长腿以近10倍的速度去追赶那些正常跑的人,这应该是完全可以追得上的。从目前公司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完全有可能提前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笔者:公司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又将如何解决?

  潘刚:伊利股份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企业自身的努力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了一个历史性的大机遇,这就是液态奶行业的发展。我们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并且以自身的发展带动了国内整个液态奶市场的成长。2000年以前,国内液态奶的市场并不被看好,尽管我们对此充满期望,但一开始还是有些犹豫,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当时我们对液态奶市场发展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这也导致了前几年我们的投资力度有点小,以致现在产能不足。2004年我们的产能缺口为16万吨,预计今年这一缺口将达到40万吨,就是说,我们的生产能力比市场需求能力要少40万吨。如果说我们实现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战略目标有什么困难的话,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因此,未来几年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要大规模投资并建设资源型基地。从去年开始,我们陆续上了五六个大的项目,比如一是在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投资3个多亿建设了伊利工业园,今年7月就可以投产,这个工厂的的生产设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二是今年在乌兰察布盟再建一个工厂并且已经破土动工;三是最近董事会刚刚批准在京津唐一带建设一个生产基地,一期投资规模为2个亿左右并马上动工;四是在西安建设一个生产基地,一期已经投产;五是黑龙江工厂已经进入试投产;六是锡林郭勒盟改造项目也已进入试产程序。所有这些项目加在一起,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总体产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