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科龙时代--顾雏军的“草莽期”

   2023-05-12 互联网3490
核心提示:  在顾雏军的两次人生巅峰时刻,争议和质疑都环绕着他  在顾雏军2001年底入主科龙电器并成为中国制冷家电行业的新霸主之前,

  在顾雏军的两次人生巅峰时刻,争议和质疑都环绕着他

  在顾雏军2001年底入主科龙电器并成为中国制冷家电行业的新霸主之前,他有过两次“闪光”的时刻。两次时间相隔十年,第一次是作为制冷剂技术天才,第二次是作为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新贵。

  在这两次人生巅峰时刻,争议和质疑都环绕着他。
 

  1988年,顾雏军赴京城创业。这一年,他在美国《能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新型热力循环的研究”的论文,这成为他人生第一个起点。其中的理论,后来成为顾氏无氟制冷剂的基础。他声称,这种制冷剂环保且节能30%以上。

  在新华社连续三次报道之后,顾以“制冷剂技术新星”的姿态崛起。媒体将其理论称为“顾氏循环”,一时与热力学基本理论“劳伦兹循环”比肩。顾雏军随后成立华 坠 荆 989年推出了顾氏制冷剂,1990年又推出“新一代超低耗能的小康空调”。

  顾的理论成就,并未得到国内制冷行业主流专家学者的认同。1992年9月,国家科委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了关于“顾氏循环”技术推广的可行性论证会议,大部分学者认为“顾氏循环”只是“劳伦兹循环”的重述,并无新意。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曹德胜告诉记者,“顾氏循环理论”的说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被否定,顾称这一理论曾“列入中学教科书”,则是子虚乌有。“热力学界只有劳伦兹理论,这些内容只有在大学才可能学到”。

  顾的创业经历,更是坎坷重重。自1991年4月至1994年2月,在由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进行的抽检中,华所生产的“小康空调”的安全性能和制冷性能,多次均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顾数次与人联手生产空调的努力,最后也都以不欢而散告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