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顾雏军在新的产业格局下却仍旧玩儿旧的资本游戏,其实就是用工业文明逻辑玩儿信息文明下的智能游戏,所以他除了摔跤别无出路。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时候,企业家一定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起码的道德底线。
法律容不得任何蔑视
顾雏军虽然非常精明,但是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蔑视法律,企图钻我们金融制度和司法制度不健全的空子。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以萧何。他成于充分地利用了境外投资,利用了上市的机会,败在成熟的资本运营中不按规矩出牌的金融犯罪。
如果科龙是一家非上市公司,顾雏军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上市公司,那么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就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前提。同时,顾雏军没有把投资人和经营人角色区分开,致使他把公司的钱当成了自己的钱(尽管他没有中饱私囊),但他违反了起码的职业操守。
现在有好多20世纪90年代成长起来的富豪,都是利用市场不规范起家的。后来有些人沉沦了,有些人则洗手走上了正轨。现在很多民营企业的超常规发展,与其说是成长,不如说是膨胀,而且膨胀的数字不是以算数级,而是以几何级数来膨胀。在膨胀过程中,企业和企业家肯定有需要补课的地方,但是他们常常忽略了,甚至一直觉得是对他迅速膨胀的障碍。但是,凡是膨胀起来的东西,都有它不堪一击的地方,就像一个气球。顾雏军的气球,被郎咸平这么一个小刺一扎,就破了。
这使人们不禁要问:老板自身的素质是怎么产生的?不是天生的,而是法律约束下不得已的行为。但问题是,我们的监管缺位,金融环境、法律环境不到位,这就给正在膨胀中的企业经营埋下了风险和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