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后一个层面是更为重要的。大家都可以看到,当年有很多的企业风行一时,他们在销售,甚至生产、制造等某些方面都很有特点,但就是管理基础不好。这样的企业一旦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垮了。所以如果你要是想办百年老店,尤其是想做大的动作,比如并购、国际化的话,管理的基础一定要打牢。但是中国企业开始往往不是很重视它,因为它不像营销、服务等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容易被管理者一推再推。
接班人标准:善于学习
现在新的业务(联想控股,编者注),跟联想集团完全不一样。对于这个全新的业务,我的同事们和我自己都觉得还是很需要我,我还是能起作用的,所以此刻不准备让谁接班。
杨元庆把联想集团的这部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在这次并购中的表现。最初,联想控股的总裁室和董事会对并购的事还是有担心的。为什么担心呢?是因为这是我们的主要饭碗嘛,怕有任何闪失。
担心之余,我们也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杨元庆做董事长这个位置是不是合适。从杨元庆以前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善于在最前线亲自操作的人,做董事长以后能不能把握好CEO的工作,他的性格特点能不能经得住考验?还有一点,他是个很执著的人,甚至做事情会有些固执,沟通不是他的最长项。
但是随着并购越来越顺利地完成,这种担心马上解除了。应该说,并购的成功与杨元庆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杨元庆对董事长与CEO的关系提了三个词:第一个坦诚,第二个尊重,第三个妥协。依杨元庆的性格特点,他肯定是反复记住了这三个词才做到这样。一段时间以来,他和CEO两个人的关系始终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