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活活以广州为例做了一个分析:广州的固定人口超过600万,以一个家庭4口人计,约有150万个家庭。如果有1/10的家庭需要保姆,就需要15万个保姆。如果再加上母婴、病人和老人的家庭护士、幼儿教师、家庭教师,以及管家、司机、秘书、厨师等,市场需求可达20万到40万之多。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现在广州的家政中介公司大约有两三百家,但其中真正用企业化行为从雇员的来源、文化水平、个人素质的推选,到系统培洲计划、考试计划及后续追踪服务等规范化、标准化要求自己的企业,为数极少。“大部分中介公司的做法是,你要保姆,我就介绍一个,收取中介费以后就不负任何责任了。没有正式雇佣合同,没有购买保险,没有人员挑选的标准,也没有培训,怎么保证服务质量?”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从业者的心态。“香港的人文背景和广东相近,但家政市场却被菲律宾人占去了。香港的菲佣90%以上拥有大学学历,但在香港从事家政服务的心态却很好。因为在香港,他们可以拿到4000港币的报酬,可在菲律宾,他们只能拿到1000港币的酬劳。”
在罗活活的设计中,比较高级的家政从业人员甚至可以拿到l万元的月收入。她给记者描绘了一个现代“管家”级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工作安排:负责主人早餐,然后送主人上班,回来后做家务,处理各种费用清单,进行日常理财工作,晚上负责小主人家教,招呼客人,安排PAPTY或家宴。这样的专业家政人员必须懂得各种礼仪,达到相当的综合素质,“餐会中什么时候出银烛台、银餐具,他都要懂才行”。
“你搞家宴、开私人派队,还不是为了树立家庭形象,达到社交效果?如果没有这样一位专业服务人员,你会前后3天不得安宁。高素质的服务就会要求高价值的回报。中国已经加入WTO了,在广州市工作的外国人也有十几万,市场也有这个需求。”看来,“娘子军”家政的野心就是提高整个家政服务业的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