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5—1989年的4年时间内,刘虹完成了高中生到硕士研究生的飞跃,这无法不让人起疑。杨安慰后来也觉得此事有点蹊跷,因为刘虹来时并没有毕业证和派遣证,只有一张系里开的介绍信,当时之所以接收他,主要是出于爱才之心。记者后来去中央财经大学求证,发现那几届的学生中查无此人。
在永顺县街头,还流传着一则未经证实的传闻:彭善文有一个女儿叫彭晓意(音),当时才七八岁,拜刘虹为干爹。
1991年左右,带着两年的工作经验和其间培育的人脉关系,刘虹离开了永顺县,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从发迹到巅峰“炒好了,就发大财;没炒好,就跳楼。”
有媒体报道,其后刘虹“到广东打工,再后来到北京以及沪、深两地投身证券业”。而据一位和刘虹一起住了好多年的老人说,刘虹“当时去给一个香港老板打工,给了他好多港币”。
谢茂拾援引刘虹的一位朋友的话所作的介绍是:刘虹当时主要通过万国证券(既现在的申银万国证券),在“一级半”市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之间)发了第一笔财。
关于刘虹的第一桶金,还有另外一种演绎:高中毕业后,刘虹的父亲通过熟人介绍,让他在湖南省某个部门当上了一般的勤杂人员,后来有机会认识了某位省领导的儿子,并一起开始炒股,刚开始运气不错,赚了不少钱。有一次,他们一起贷了一笔大的款项,准备赌一把大的——炒好了,就发大财;没炒好,就跳楼。最后他们赌赢了。
据接近刘虹的人透露,刘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和省里面的主要领导人很熟。”但谢茂拾驳斥了这种传闻:“这位省领导政治性很强,原来和刘虹没有什么关系。后来刘虹收购了湘酒鬼,这位领导人因为也是湘西人,很关心湘酒鬼的发展,所以找刘虹谈过话,要他好好干。”
发了财后的刘虹,曾在1994年和人一起投资创办了一投资集团,但没过多久,他便回到长沙,投资创建了成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集团前身)。有知情人透露,刘虹当时在集团主管财务,但他“挪用了合作伙伴的钱去炒股,合作伙伴觉得他的野心太大,就和他分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