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精髓在于创新。家具的画册做多了,有点大同小异,但拍摄时我有意多拍一个角度,一样的东西,一样的模型,角度不同,背景处理不同,效果就不一样。所以我一直强调:做设计,强调要有变化的积累、质的积累,才能达到利益上量的积累。
创新需要激情,而激情源于专注。灵感不是凭空而来,而来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正成功的设计要让人震撼,这需要巨大的努力才能达致。我自己一直没有间断学习,学习时间占了30%,现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读EMBA。员工也会定期接受培训。
我们设计的广告画里,有的要密不容针,有的要空格跑马;有的寂静,有的喧闹……都服务于各种效果。总之,设计无处不在,我用三个词“设计—射击—社稷”,代表设计的三个不同层面:社稷的振兴与进步,须用领先于世纪的思想去设计,还须用脚踏实地的态度去实践(即射击)。画面需要设计,城市需要设计,人生需要设计,设计无处不在。
从细节到“顺风车”
细节决定成败。我刚开始创办公司,睡的是办公室的沙发床,白天一收就是沙发。有一天客户到公司来考察,对我的沙发床很感兴趣,便顺手掀起来看看结构。当他看到了沙发下面叠得极为工整的被子,当即说:“我们的活就交给你们了!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你都这么仔细,其他的事更没问题!”就是细节让客户信任,让我接下了这笔当时非常宝贵的业务!
另外,做人做事都需要“诚信”:“诚”左边是言,右边是成,就是一诺千金,才能成功;“信”即是信任,人与人之间真挚相待。所以,我一直推崇“顺风车”精神。
几年前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有的国家颁布法令:为了节能、环保,私家车需要免费载客,如果只有一个人不能过桥,不能走高速。当时我想,独自开车也寂寞,为何不让人搭“顺风车”呢?至今,我“实践”五六年了,主动载过的人以千来计,也交到很多新朋友,体会到一种温暖的信任,人际关系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