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江:在新产品的选择方面,要考虑一个关键问题———新产品的作用。作为产品的经销商,我们不是为了要产品高额的销售政策,这些所谓的大支持,大返利等等都是虚空的泡沫,是最不可相信的。而只有理性的商家才会明智地在这些假象中做出选择。我们要的是一个发展的市场,是一个成长的品牌,这是我们选择产品的决定性条件。因此,产品的品牌基础,还有厂家的营销思路两个方面才是我们最应该注重的。
厂家做市场,还是商家做市场?
主持人:在我们杂志社接到的这些投诉中,有一些问题非常集中,如关于市场费用报销的问题。常会有商家这样抱怨,白白地出钱替厂家做了市场。你们是如何看待在厂商合作当中出现的这个问题呢?
诸杰:当前在我们这个行业,市场费用报销制是比较通用的做法。比如市场启动有难度,应该上广告时,厂方代表经常会这样向经销商承诺,“你先自己做,到时候我们来报。”如果是聪明的经销商,他马上就会发现自己上当了,因为承诺从这个时刻起就开始不兑现了。而可怜就可怜那些老实的,他还真的回去拿钱替厂家做宣传,如果市场起来了,一切都好商量,怎么承诺怎么兑现;如果一旦有个不测,市场没起来,那结果可想而知,大笔大笔地资金全都压在市场上。当然并不排除有真报销的厂家,但是就在这个环节上,厂家优劣开始出现分层。也就是这样,才出现商家受骗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厂商双方的合作根本没有达成真正的平等。
肖江:我认为,市场费用报销制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我接触一些厂家开始在做这样的尝试,也就是与经销商开设公共帐户,市场费用全部打在帐户上,支配权在厂家和商家两方,如何使用由厂商两家共同决定。且不说这一办法是否会在根本上改变商家的弱势地位,但是力求厂商之间建立一种真正的平等合作关系,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或许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从厂家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又会怎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