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李立倾5年干搬运工之积蓄买下了一部铜板切割机,一部啤机,一部二分钻嘴机,一个锅炉,又租了一个廉价的地方,开创了自己的一个公司,干起了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想到,这件事,让他春风得意,对电子行业一窍不能的李立,竟然得到空前的成功。他生产的单面印刷线路版:第一年竟然就获得了10万元的利润。从而摇身一变成为阔老。成功之后的李立在谈起自己的秘诀时说:\"对客人好,品质高,价钱平,交货快便是我营商的座右铭。\"就是这位阴错阳差而一举成名的大老板竟也十分的会省钱,即使是写字楼的地板烂了,墙壁剥落了也不修理,穿着也随便,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我的厂房堂堂正正,客户就会放心给我大订单,我就能赚到钱。\"
险中求胜
香港的投资市场就像一个巨型赌场。朝夕万变,制造了多少\"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人间悲喜剧。然而,邓予立,一位擅长于在汇市驰骋的外汇投资顾问,却在不同的时间里引导多家机构度过重重的风险,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过,这位投资专家,本身却是很少加入\"赌场\"内的\"投注活动,也从不以自己的资产参与外汇的炒卖。
他认为,顾问本身不宜直接参与投机炒卖活动,因为个人在参与炒卖活动后就不能旁观者清,若大市有度,自然会先处理自己的\"赌注\",这样对个人信誉及客户利益都没好处。虽然个人极少\"下注\",但他的兴趣就是帮助客户部署资金,险中求胜。他在中资银行工作时,曾面对过几次难忘的风波。一次是在1987年,全球出现股灾,但他所服务的机构却未受损,因为,在股灾前,邓予立已根据市场的形势,包括基金的蠢蠢欲动,股价的走势,市场内集资活动频密等异常因素,判断出大势不好,即于股灾前一个交易日,把银行持有的股票全数估出。
另一次是在1993年,中央谈判令港元大跌,为了减低银行在外汇方面的损失。经过周密的思考,邓予立决定通过邀请香港及外地圣部中资银行做出联合行动,在亚洲市场\"做,,低美元,同时又利用短线投资套取快速的回报,终于维护了银行的资产,有惊无险地度过难关。1851年,英军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法军,不时最早得知这一消息的英国人罗斯兹尔德,他利用这条独家新闻,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那时候,电讯传播工具十分落后,传播消息只能靠信息。罗斯兹尔德为了尽快掌握战争的进展情况,专门高价雇用了\"飞毛腿信使\",还在海上配备了传送新闻的快速帆船。就在拿破仑战败后不久,罗斯兹尔德便得到消息,他秘而不宣,很快进入交易大厅,佯装得知英军战况不利,抛售公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