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聪除了不碰他认为不熟悉的期货,股票、国债回购、企业债券、资金拆借都有涉足。几年间李思聪奔走于天津、武汉、广州等地,收购原始股,再到一级半市场交易或等待在二级市场上市。
一级半市场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红火一时,使很多人“一夜暴富”,不过也很快淡出证券市场的历史舞台。李思聪也意识到,在金融领域,民营企业想长期立足是不可能的,便决定退出证券市场,继续探索他的实业理想。
李思聪在资金和证券市场淘到了他的“第一桶金”,至于记者一再追问的多少资金进入,多大规模退出时,他淡然一笑推说那只是一串数字。
从1997年开始,李思聪又回到了实业领域。
在很大程度上,李思聪把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意识放到了实业中,他举例说,比如说做房地产,在拿地之前都要先明确是否有明确的权属,销售达到50%以上才开始做下一个项目。当时广州同时存在的有几千家房地产公司,但现在存活的只有100家左右。
他的原则是小心谨慎,这同样体现在石油化工贸易上,至今没有出现一单失误。
李思聪的实业系列,已经包括房地产、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生物科技等领域。到2000年,银业公司发展成为集多种经营为一体的银业集团,资产突破2个亿,但是在广东的实业界并不起眼,李思聪也越来越不满足于这一“进两步退一步”的状况。
同时,李思聪深切地感受到民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距离,即便是银行系统出身的他,到银行为银业集团申请贷款,仍然会因为缺少抵押物被拒之门外,这使他萌生了回归金融领域,为民营企业与银行搭桥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