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成功前,最重要的是坚持,“不要死翘翘”。以上世纪末的网络泡沫而言,当时他看多了那些竟拿自己房子抵押借钱的例子,但他总担心,“万一没有呢,是否会死翘翘”。而他创业,绝对不会把所有资产扑上去,尽管如今他已累计了大量财富,却依旧表现得极为谨慎。如在自己创办公司投资上,只要投资人愿意投钱,他就绝对不投资,只到没有人愿意投资时,他才会会掏出“钱口袋”。
在创业过程中,他表现得极为谨慎,对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轻视。因为他觉得,世界愈变愈快,或许一个人会突然变得很行,因为潮流变了。“武侠小说常说,你不能轻忽和尚、尼姑和乞丐;今天则是很多人你都不能轻视,因为潮流变化很快。”在接受《远见》杂志专访时,黄炎松曾这样说道。
谈及创业的经济,黄炎松表现得极为务实和坦诚。如当年在被解聘时,他就认识到,“做大事不如做大官,做大官不如赚大钱”。如今已过退休年龄的他,依旧选择在不断创业,爱读兵书的他,不会不知道创业的凶险,但他却笑称,“英名可以败掉,但生活不会,自己对名,没有对利需求那么大。”
对于大陆众多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黄炎松建议道:大陆创业机会多的是,有才能的年轻人不妨大胆尝试,但千万不要把自己退到破产的境地。
老兵不死
黄炎松总爱自嘲说,太太说他生活技能不足,100件事情只能做成2件。但他自己却觉得,创业重要的是做到“知己知彼”,他觉得自己是创业型的人才,在把企业带到一定高度后,他就会选择推出。
对于黄炎松,作为最亲近的人,黄的夫人认为,黄炎松的最大优势是组建管理团队,只要将才是对公司有帮助,就能把这些力量结合在一起,在判断人才使用上不会掺杂到感情因素。“厉害天才都有bug,生活技能方面都蛮缺的。”对于夫人的“责备”,一旁的黄炎松却笑得很甜蜜。在判断人才上,黄炎松有其五个标准:智、信、仁、勇、严。最重要的是有知识、智慧,做好人但没有知识、智慧,也没有用;第二要能够信得过,因为信不过会猜疑;仁就是知道怎么跟人家相处;勇就是敢做敢当,不会只是做好人,都没有在做事,要敢承担;严就是严格,讲好流程怎么样,就要严格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