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遇到职业困惑时是如何解决的?
徐小平:我常被一些诱惑、机遇以及挫折困扰。但我问自己的终极问题是,我到底需要什么?我到底想做什么?我到底做什么最快乐?我到底做什么最有能力?最后我的结论很一致,继续把咨询工作做好做深,多写几本书,多见一些学生,提炼出能为更多学生学习、参考的理论和案例。
【解案】
案例一不满上司我该不该跳槽?
25岁的JJ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保险公司做内勤。她的上司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士。上司对冲劲十足的JJ总是心存戒备,不但不交给她重要工作,对其工作上的疑问不加指导,还常“剽窃”JJ的建议,以此得到老板的称赞。坚持一年多,JJ最终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上司而选择离开。现在,JJ在一家合资公司做秘书。她的上司是一个视工作如生命的中年女人。有了这种上司,手机要24小时开机,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动作稍慢,就会等来一通中英文混杂的批评……对JJ而言,每天面对上司如同受刑。
有人说,来到一家企业大都是因为企业本身的吸引力,而离开企业则大都是不满老板。JJ就陷入了这样的循环中,要不要跳槽?如果下次再遇到这么有“个性”的老板怎么办?
[徐小平观点:年轻人进入职场,不应期待遇到“好老板”。]
上帝之手的启迪:马拉多纳在世界杯上,用手打进一球,由于没有被发现而得分,被称为“上帝之手”。职场如球场,有各种规则,也有各种球员。年轻人进入职场,不应期待遇到“好老板”,而应期待自己遇到的是最恶劣的老板,并学会在最恶劣的老板身边游刃有余地工作。如无此心态,你的职业生涯很难成功。因为期待好人,等于把命运交给某个不知来头的人,而不是把命运紧紧操在自己手里。
破坏性试验的启迪:在设计新车时,汽车制造商往往要把样车放在极端的路面和环境中试驾。经历各种破坏性实验后,新车在正常情况下的表现,才能让人放心。年轻人也是这样。虽然我祝愿每个年轻人都遇到最好的老板,但职场新手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让自己经历职场上的破坏性试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能够生存下来的人,在“正常”的环境下,会生活得更好。不过,我还要说一句:职场就是职场,天下职场一样黑。黑就是白,白就是黑,黑白相间,方显人生多姿。熟悉职场政治,懂得人际关系,也是人生设计的重要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