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加盟了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公司,同时成为世界首富的敌人
他不是Hip-Hop明星、也不是中国首富,但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李开复在中国受到年轻人更热烈的追捧,其新书《做最好的自己》短短几个月已经销售超过30万册。10月,他的全国高校巡回演讲,本来免费的门票在校园中竟被拍卖至450元,甚至还出现了假票。而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安徽大学,7000名年轻人争先恐后的涌入会场。这位世界级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已经成为了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教父,而他开始筹建的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则被广大高校应届毕业生认为是理想的工作圣地之一。
2005年7月,当Google官方宣布这位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时,李开复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人——他加盟了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公司,同时也成为世界首富的敌人。直到2006年1月,Google才与微软达成和解协议,李开复在Google中国的工作全面解禁。
李开复的到来,引发了留美华人回国发展的小小浪潮,不少Google总部的华人工程师都希望借此机会加入到中国发展的行列中。
这位科学家信誓旦旦地要将Google闻名全球的创新文化和最先进的工作方式复制到中国。为此,他并没有采用大量招募经验丰富工程师的方法以迅速成立Google中国研究院,证明他的个人能力。他坚信只有在白纸上才能复印出Google那五彩缤纷的LOGO。目前他领导的中国工程研究院已经得到了80名一流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大多来自于名校的计算机系。
李开复不仅引入了Google平等、自由的管理结构,也不仅照搬了著名的20%自由支配时间等创新形式。他还通过个人努力,说服了5到10位国外知名的科学家加入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长期留在中国工作。更重要的是,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真正的培训目的是培养这些刚刚招募的本地员工的创新能力。“如果你要让Google的精神在中国可以发扬和成长,你一定要做到创新本地化。”李开复告诉《环球企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