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珍珠蚌的人工繁殖_三角帆蚌稚幼蚌的培育_育珠蚌的养殖繁育技术

   2023-06-15 互联网3080

2、剪除外套膜边缘色线时,一定要剪干净,以免未净而产生骨珠。

3、撕膜应从外套膜后端开始,尽量利用出水孔附近小片,此段小片质量高,形成的珍珠质量好。

4、撕好的外套膜外层组织带,应平整地放在玻片上,将两边粗糙部分及宽窄修平。

5、切片要求果断、干脆,切口平。片的大小以中等为好,―般宽3.5毫米×长4.0毫米,经收缩后呈正方形。

6、用镊子夹药棉,擦除三角片,菱形片及粘液等。

7、切片后应及时滴加保养液,防止细胞小片干枯而死:

8、制片过程应由一人在2-3分钟内完成,并及时用于插片,不可久放而使片发白。

9、消毒液,药棉浸泡液,细胞小片保养液等应当天配制,当天用完,严格掌握好消毒各个环节。

(二)插片要求及技术要点

1、将选好的插片蚌的外壳上刻上编号及日期,字尽量刻清楚。

2、右手握送片针,左手握开口针,占蚌的50%部位,后区部分开始,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按顺序操作。

3、送片深度适中,不穿越外套膜。片送得太深会出现附壳、串片。插得浅会出现吐片、焦头珠。

4、每只育珠蚌插30-34粒小片,呈“品”字型排列,植片排列由蚌缘向内,一般为(6-5-4-2)×2或(6-5-3-2)×2,片与片之间排列要匀称。

5、整圆主要靠开口针轻轻的推、拉、压、挤来完成。珍珠的圆度对珍珠价格影响很大。

6、尽量采取同位移置,即尾头片插尾头,依此类推。

7、开口器开口时不能开得过大,塞子也不能过大,尽量使用附壳器。开口器开口过大、塞子过大会伤背壳肌造成死亡,插幼蚌不用附壳器会使边缘壳撑破。

8、插片时一定要把好小片质量关。三角片、棱形片、干片、发白片、死片等不插。

9、每只蚌手术时间要求在3-5分钟内完成,完成后应加滴消毒液或保养液或放入上述药液中暂养,随后及时吊养。

 

育珠蚌的养殖

一、育珠水域环境要求

育珠蚌生活在水中,水环境不仅决定育珠蚌能否生存和生长,而且直接影响到养殖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对水域环境的选择十分重要。

1、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平方米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育珠蚌的生长。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秒速度不超过0.1米),对育珠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三角帆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水域以保持通风,使水面波动,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沙土次之,黄土、砂泥土最差。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7、pH值在7-8是最适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