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珍珠蚌的人工繁殖_三角帆蚌稚幼蚌的培育_育珠蚌的养殖繁育技术

   2023-06-15 互联网3080

(1)静水采苗法。把钩介幼虫发育成熟的母蚌采用阴干或日晒刺激后,放入采苗盆后,盆内水刚好淹没蚌壳为宜,不久,见钩介幼虫排出,此时立刻放入寄生鱼,并适当搅动盆内水,提高附苗率,增加水中溶氧量。经过10-20分钟,将寄生鱼移入流水池内。采苗时间长短与温度有关,温度高,钩介幼虫的活动力强,采苗时间宜短,反之,则时间可长些。

(2)流水采苗法。对装有母蚌和寄生鱼的容器上面不断喷水,使容器内的水不断流动更新,保持水质新鲜,氧气充足,这样经过一夜,母蚌排出的钩介幼虫就寄生在鱼体上了。然后将采好苗的鱼及时分养。此法钩介幼虫流失率高。

三角帆蚌养殖

(3)网箱采苗法。在水面宽阔的地方架设39网目聚乙烯布做成的小网箱(1.2×0.8×0.6米),每箱放10-20只母蚌和400-500尾寄生鱼,母蚌自然排放钩介幼虫2-3小时,鱼的鳃和鳍上就会寄生钩介幼虫200只/尾左右,完成一次采苗。然后将寄生鱼分散稀养。

(4)池塘直接采苗法。面积200-300平方米,水深0.5米,硬质泥底,水源充足,水质新鲜,肥度适中,塘内无野杂鱼,设进排水口,并用网布过滤,防止有害生物进入。繁殖季节挑选成熟的母蚌,每平方米吊养一只蚌和投放20-30尾寄生鱼。待母蚌的钩介幼虫基本排放后,移出母蚌。寄生鱼要进行投饵和精心管理,塘内保持水质肥嫩新鲜,使寄生鱼生长良好,保证钩介幼虫的发育。

4、采苗注意事项

(1)选择成熟母蚌时,动作要轻快,以防流产。

(2)控制寄生密度,一般一尾鱼寄生钩介幼虫150-200只,若数量过多,营养不良,严重时将引起寄生鱼死亡。

(3)水流适当,不宜过大、过急,以免钩介幼虫流失。

5、寄生鱼的培育

钩介幼虫寄生于鱼体后,要经过一定的寄生时间才能完成变态。其寄生的时间与水温相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